【家園】雨中情(隨筆)
現在聽雨的聲音不再清脆,不再豪爽,只是故作瀟灑,忸怩作態(tài),當今社會浮燥皆為利益的人心,就像醫(yī)院,寧可去救一個壞人,也不會去救一個窮人。
五十年前在鄉(xiāng)下插隊時的雨聲聽起來,綽約多姿,頗具浪漫情調,那雨點滴打落在瓦背上,室內的人聽見便是一種清脆的打擊樂般的敲擊聲,時而豪放,時而婉約,像一首行云流水的詩歌,韻致畢露,那種情調,那種意境,深遠令人興奮,引人向往,情中有景,水乳交融,那時的一滳雨,一個"美"字,就把春天的景色描繪得淋漓盡致。
毫不矯飾地說,現青瓦上的雨聲壓抑于傳統(tǒng)教育模式下的嚴格管控和限制,導致個體在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上受限,難以自由發(fā)揮,只有一種情緒低落,消極抵抗,甚至逆反心理。也就是一種聲音。就像音樂。只是隱身的樂手天生性情乖張喜怒無常,突然地失去了耐心,雨聲像鞭炮一樣當空炸響。你懷疑如此狂暴的雨是否懷著滿腔惡意,還是裝模作樣,只能聽憑郁積在屋檐上的雨水以其慣性滴落在窗門外,小心翼翼地,懷著一種負疚的感覺。
這時候,你走在街上,透過朦朧中的雨景,凝視著天地間的一片蒼茫。任思緒隨雨線強扭揮灑,不是悟禪,不作玄思,是一縷無奈的情懷在雨中俯仰低徊。
智利詩人聶魯達是個愛雨的人。他說,雨是一種敏感、恐怖的力量。他對雨的觀察和感受總結,不如我觀察體會獨到。是什么東西使雨敏感?又是什么東西使雨變得恐怖?他卻說不出一、二、三,而我對他這個無意義的問題充滿了興趣。請想象一場大雨將所有行人趕到了屋檐下,大家感受會一樣嗎?有人會感到涼爽,有人會罵使他受涼。這林子大了,什么烏都有,這大雨下人的心和感受怎會一樣,那么是什么替代我們體會雨的敏感和恐怖呢?
五十年前我住在生產隊牛欄房中,我還不如牛,農村大多人住樓上,吊腳樓下住牛??晌覅s被隊長安排住牛下面,一座簡陋的吊腳樓中,我不滿意于房屋格局與材料的乏味,對這房屋充滿了一種不滿。有一年夏天我爬上屋頂,把屋頂上的那一片藍黑色的小瓦重新翻蓋,它們像魚鱗那樣整齊地排列著,顯出一種出人意料的壯美,這樣才能慰藉我,才能找到平靜和力量。
五月四日這天,一場暴雨突然來臨,看著雨點急促地從天空中瀉落,我干活回來,有意立在雨中,沖刷著我的身體,清洗著的抹在我身上的污泥。
那不是我不愛惜身體,白天干完重活,晚上還要接受批判。因寫"反動"黃色小說毒害青年,破壞農業(yè)學大寨。唯一在雨中才能享受清涼世界。才能使我找到人間真實的自然世界。在雨中才能體會到閑適心態(tài),美的意蘊。
那雨瀟灑,豪爽地打在我臉上,從不忸怩作態(tài),故作多情,那天"五四"青年節(jié),剛干完農活,我突然在生產隊雨壩中被捆抓在公社批判大會臺上。大雨中,劈力一聲雷響,電光一閃,雨欣頭戴一頂篦笆斗笠,一個箭步沖上臺,解下我手上繩索拉起我就跑,真有點像江湖女俠的剽悍不羈英風俠氣。肉眼看見的現實中,這大雨突然襲來洗滌了朦在我心的灰土,要想尋死的我,突然煥發(fā)出嶄新的神采,在接受這場橫行的雨水沖洗后,天邊開始閃閃發(fā)亮,而屋檐上的瓦楞草也重新恢復了植物應有的綠色。我第一次感受到愛情的力量。雨欣愛我如同海洋般無邊無際,澎湃不息。
就在那天,我認識到,雨不只是扼殺,還有冰河鐵馬,滂沱的正氣。
而今,整日生活在塵囂之中,為稻梁謀,現實感太濃太重,便失去了許多幽趣,那年雨欣為我,被追殺,逃離去了香港。
但是五十年前的那場暴雨使我對雨水情有獨鐘,假如有橫刷沖洗的大雨襲來,剿殺青瓦的屋頂,我不認為雨是恐怖的事物;假如你戀人在雨聲中為你不顧生死,為你雪恥!我不認為你會有一顆孤獨的心。
這就是我對于雨的認識,這也是我對于人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