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文·歲月】打谷場上的童年(散文)
二十年前的那個秋天,太陽剛從東方的地平線上升起,陽光穿透清晨的薄霧,喚醒了沉睡的大地。金風(fēng)玉露里的田野,經(jīng)過漫長的孕育生長,呈現(xiàn)出一派豐收在望的景象。沐浴在晨光里的村莊,已經(jīng)熱鬧起來了,男女老少聚集在村頭的打谷場上,用镢頭刨開堅硬的地面,瀝上水,撒上麥糠,拉著石磙子“嘎吱嘎吱”地來回碾壓,為即將到來的秋收做準(zhǔn)備。
那時我還是個十八歲的少女,正是一個女人最芬芳的年華,梳著兩條麻花辮,穿著母親為我新做的花格子襯衫,用一個裝化肥的蛇皮袋裝著簡單的行李,正要趕往遙遠(yuǎn)的北京去上大學(xué),在一片“嘎吱”聲中,告別了生我養(yǎng)我的故鄉(xiāng),也告別了承載著我童年無限歡樂的打谷場。
以后的漫長歲月里,我每逢過年都會回到家鄉(xiāng),沉浸在親人團聚的喜悅里,被濃濃的親情包圍著,自然不會想起那個孤懸在村頭的打谷場,再也沒有在此涉足過一個腳印。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的思緒總是不由自主地沿著歲月的河流逆流而上,去追溯那些如煙的往事,許多美好的回憶早已被滌蕩殆盡,小時候在打谷場上度過的那些歡樂時光,卻依然清晰鮮活,像閃亮的鉆石,穿透歷史的層層迷霧,散發(fā)著耀眼的光芒。特別是在我漂泊半生,歷盡滄桑之后,越發(fā)懷念打谷場上那些純真的童年歲月。
我的家鄉(xiāng)坐落在慈母山下,孝水河邊,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小村莊,最早可追溯到東漢末年。那時慈母山還叫桃花山,當(dāng)時有一高士,名喚王修,自幼飽讀詩書,滿腹經(jīng)綸,效命于袁紹麾下。此人事母至孝,遠(yuǎn)近聞名,其母去世后,按其遺愿,葬于桃花山下,王修萬分悲痛,毅然辭官,終生為母守墓,死后葬于母親身邊,后人感念王修之孝,將桃花山改名為慈母山,將山下環(huán)繞之河,改為孝水河。家鄉(xiāng)的風(fēng)景之美,有詩贊曰:“慈母峰高近似天,松排山面幾千年;臥牛石畔生荒草,別駕墳前起墓煙。武盼南望來北縣,翰林西望借東關(guān)。雖然不是真龍地,此地風(fēng)光也占先?!蓖跣拗?,高山仰止,此方百姓世世代代受其影響,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鄰里和睦,民風(fēng)淳樸。
打谷場位于村西頭的一片空地上,面對著慈母山,緊臨著孝水河,壓場時取水非常方便。麥?zhǔn)蘸颓锸罩岸家葔簣?,這項工作由全村人合作完成。大人們刨開地面,瀝上水、撒上麥糠之后,就該我們這些小孩子上場了。大家排成一隊,拉著石磙子,“嘎吱嘎吱”地從東走到西,又掉過頭來,從西走到東,嘴里齊聲喊著口號“一二一,一二一”。小孩子耐力差,不一會就累得滿頭大汗,一個個小臉蛋紅撲撲的,喊口號的聲音也弱下去了。“孩子們,歇會吧?!贝笕税l(fā)話了,我們立馬一屁股坐在石磙子上,呼哧呼哧地喘著粗氣。
“誰能把這個石磙子舉起來,我算他是一條好漢?!蔽抑钢粋€石磙子說?!拔襾恚 毙∨肿愿鎶^勇地說?!拔沂囚斨巧?,我先來?!贝髩颜f。我提議他倆石頭剪刀布,結(jié)果小胖贏了,只見他用兩只小手搬著石磙子,小臉憋得通紅,使出吃奶的勁來,石磙子卻紋絲不動。又換大壯來,他也只是把石磙子稍稍搬離了地面。
“娃娃們,別搬了,使那蠻勁干啥,攢著力氣壓場吧?!蹦赀~的爺爺拄著拐棍走過來,咧開沒牙的嘴笑著說。我們哪里聽得進去,每個人都試了一遍,確定無法把這個笨重的家伙舉起來,才垂頭喪氣地拉著石磙子,繼續(xù)壓場,這次我們換了打法,由內(nèi)向外,繞場轉(zhuǎn)圈。
太陽慢慢地躲到慈母山后面去了,晚霞燒紅了西邊的天空,像展開的一幅壯麗畫卷,云蒸霞蔚、氣勢恢宏,預(yù)示著忙碌的一天即將結(jié)束,漫漫長夜即將開始。成群的老鴰忙著回巢,“嘎嘎”地叫著從我們頭頂飛過,孝水河上升騰起一層水霧,從田里歸來的農(nóng)人,在河里洗去腳上的泥土,順便來到打谷場查看一下壓場的情況。到掌燈時分,打谷場終于被我們壓得又結(jié)實又光滑。
芒種前后,麥?zhǔn)臻_始了,震天響的拖拉機,一趟一趟把割下的麥子運到打谷場上。村里只有一臺脫粒機,打場是一項復(fù)雜的工作,需要的人手多,自家人忙不過來,村民們自發(fā)組成幾個小組,抓鬮決定各組使用脫粒機的順序。
別看我們是小孩子,打場時完全能頂個大人使。又費力又復(fù)雜的工作都是大人的事,我們小孩子只管接麥粒。金黃的麥粒,從脫粒機的肚子里源源不斷地吐出來,我用兩個大簸箕輪番接著,倒在鋪好的塑料布上,不一會就堆成了一座小山。
打場結(jié)束了,大人們忙著清理場底,孩子們在麥粒堆上玩“占山為王”的游戲,我站在麥堆頂上,其他小朋友從四圍爬上來,大家“咯咯”地笑著,撕扯在一起,把麥粒濺得到處都是,大人們并不責(zé)怪,任由我們盡情地玩耍。
在麥堆上玩夠了,我們又玩捉迷藏。我在一個麥秸垛上掏了個洞,鉆到里面,又用麥秸蓋住了洞口,小朋友們一個個都被找到了,我躲在里面暗自得意。也許是打場太累了,也許是躲得太久了,我在麥秸垛里睡著了。
大人們收拾好場院回家去了,孩子們還在打谷場上瘋玩。那時候的孩子都是散養(yǎng)的,只有到飯點的時候,大人們才去找自己的孩子回家吃飯,平時任由他們四處玩耍。母親回家做好晚飯,先伺候癱瘓在床的奶奶吃完,再出去找我。
她先去了打谷場,又找遍了全村,沒有發(fā)現(xiàn)我的蹤影,這下可把她急壞了,回家叫上父親,并驚動了全村人,大伙拿著燈籠火把,一起幫著尋找。聽小朋友們說,最后見到我是在打谷場上,大家就以打谷場為中心,兵分兩路,一路舉著火把上了慈母山,一路打著燈籠沿著孝水河往下游找去。到了后半夜,出去尋找的人陸續(xù)回到了打谷場上,大家忙活了大半夜,結(jié)果一無所獲。
我在麥秸垛里睡得正香的時候,被一陣凄厲的哭聲驚醒了,仔細(xì)一聽,好像是母親的聲音,趕緊從麥秸垛里爬了出來。我揉著惺忪的眼睛,見打谷場上站滿了人,燈籠火把,照如白晝,母親癱坐在地上嚎啕大哭,父親也在一邊抹著眼淚。
“孩子可能是迷路了,也許明天自己就回來了”,“天亮后報警吧,警察總會有辦法”,大家七嘴八舌地說。這時有人看見我從麥秸垛后面走出來,驚呼起來,“你們快看,孩子在這里?!贝蠹液衾惨幌孪蛭覈^來,母親一把抱住我,急切地問:“妞兒,你到哪里去了?!薄拔易矫圆氐臅r候,藏在柴火垛里睡著了?!蔽仪忧拥卣f?!澳氵@孩子真是淘氣,害得全村人為你著急。”父親說完,氣憤地脫下一只鞋,要用鞋底抽我,旁邊的人趕緊攔下說:“小孩子貪玩,找到了就好?!币粓鎏擉@過后,大伙陸續(xù)散去。母親牽著我的手,父親打著燈籠在前面照路,一路走一路叮嚀。
夏天的打谷場,是村里人活動的主要場所。晚飯后,人們提著馬扎,搖著蒲扇,來到打谷場上乘涼,天南海北地擺著龍門陣。孩子們則在其間追逐嬉戲,玩累的時候,就坐下來,央求著爺爺講故事,我爺爺年輕時教過私塾,是村里的文化人,他知道的故事可真多,總也講不完。
小時候的文化生活匱乏,夏天的晚上,能在打谷場上看場電影,大伙比過年還高興。放映隊來到村里的消息傳來,孩子們歡呼雀躍,男女老少奔走相告。早早地吃過晚飯后,全村人傾巢而出,呼妻喚兒、扶老攜幼地來到打谷場上。電影開始前,大伙互相打著招呼,興高采烈地交談著,孩子們在人堆里擠進擠出,一刻也不安寧。直到熟悉的旋律響起,“長春電影制片廠”幾個大字出現(xiàn)在銀幕上,打谷場上才安靜下來。
那時候放的電影多是戰(zhàn)爭片,什么《小兵張嘎》《南征北戰(zhàn)》《雞毛信》《地道戰(zhàn)》等等。第二天,電影中的故事被孩子們搬到了打谷場上,大壯演民兵連長、我演女游擊隊員,小胖演翻譯官,其他人等,各有分工。我們頭戴柳條編的草帽,手持樹枝做的步槍,嘴里喊著“沖啊,殺呀?!蓖娴貌灰鄻泛?。
炎炎的夏日終于結(jié)束了,太陽漸漸收斂起它的威力,涼爽的秋風(fēng)宣告秋天的到來,人們早早就壓好了場院。秋分前后,秋收大忙時節(jié)開始了,玉米、高粱、花生等等,都紛紛被運到打谷場上來,一家人齊上陣,沒白沒黑地忙碌著。玉米要剝皮、高粱要脫粒、花生要從秧子上摘下來,哪一樣都少不了我們小孩子的參與,連癱瘓在床的奶奶也要求把她背到打谷場上來,她想歪在草墊子上,幫著摘花生?!澳?,您就好好在家歇著吧,用不著您。”母親勸她說?!拔艺媸莻€老廢物,什么忙也幫不上?!蹦棠逃眯渥硬林蹨I說?!澳鷦e管那么多了,好好保重身體要緊?!备赣H也勸道。
為了節(jié)省時間,一日三餐由母親送到打谷場上來。到了晚上,用高粱秸支起一個簡易的棚子,父親睡在里面看場,不是為了防賊,而是為了防山里的野豬下來糟蹋糧食。我要求留下來跟父親做伴,母親拗不過我,只好答應(yīng)了。
秋日的夜晚,恬靜祥和,清涼的空氣里夾雜著五谷的芬芳。在蒼茫的夜色中,慈母山沉默不語,孝水河流水潺潺,烏藍(lán)的夜空中閃爍著點點繁星,一輪金黃的圓月爬上了樹梢,如水的月光沐浴著豐收的打谷場。秋蟲在耳邊呢喃,偶爾從村子里傳來幾聲狗叫。
父親忙碌了一天,坐在打谷場上抽袋煙解解乏,我趴在他腿上說:“爹爹,講講你當(dāng)解放軍時候的故事吧?!薄斑@說起來可就話長了,爹爹當(dāng)了五年兵,在昆侖山上放過哨,在大草原上牧過馬,在北京天安門前站過崗,先后到過七八個省,經(jīng)歷的事情太多了,就給你講講天安門站崗這段吧。”父親自豪地說?!昂冒?,好??!”我高興地拍著手。
那時候我大約七歲,弟弟還沒出生,我也還沒上學(xué),整天跟村里的孩子在一起瘋玩,是一個懵懂無知的孩童。從父親的講述中,我第一次知道了北京是我國的首都,那里有寬闊的馬路、高大的樓房,雄偉的天安門、壯觀的萬里長城。從此在我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一顆夢想的種子。“爹爹,我長大了也要去北京?!蔽艺J(rèn)真地說?!澳悄憧梢煤米x書,將來去北京上大學(xué)。”父親說:“我一定會去北京上大學(xué)的。”我堅定地說:“好啊,我妞兒有志氣?!备赣H笑著說,他顯然并沒有把一個小孩子的話當(dāng)真。許多年以后,我果真去北京上大學(xué)了,父親多次對人講起我們父女倆在打谷場上的這次對話,驕傲之情,溢于言表。
秋收之后到麥?zhǔn)罩暗倪@段時間,打谷場上是比較冷清的,特別是到了冬天,由于打谷場位置空曠,肆虐的西北風(fēng),無遮無攔地吹過來,透過厚厚的棉衣,直吹到人的骨縫里,所以人們都不愿意到打谷場上來。陽光好的時候,如果風(fēng)不大,偶爾會看見幾個老漢,倚在麥秸垛上曬太陽,鮮少看見孩子們的身影。春節(jié)過后就不一樣了,正月里的秧歌,元宵節(jié)的煙花,三月三的風(fēng)箏賽,這些孩子們翹首以盼的活動,都是在打谷場上舉行的,總能掀起一波又一波歡樂的高潮。
在鄉(xiāng)親們眼里,我是村子里飛出去的金鳳凰,必定鵬程萬里,前途無可限量,其實我只是一個普通的工薪階層,為了碎銀幾兩,每天過著朝九晚五的生活,周末被瑣碎的家務(wù)和孩子們占據(jù),并沒有多少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多少次想在秋收時節(jié)回家鄉(xiāng)看看,都因為這樣那樣的瑣事沒能成行。今年我終于下定決心,排除萬難,打算在秋分這天回趟家鄉(xiāng),回到村頭那個打谷場上,重溫那些被飛逝的時光帶走的往事。
臨行之前,我想應(yīng)該先給家里打了個電話,提前告訴家人一聲?!敖?,你說得都是什么年代的老黃歷了,現(xiàn)在哪還有什么打谷場,早就蓋上房子了,現(xiàn)在秋收都用收割機,邊收割邊脫粒,直接在田里就把糧食賣給采購商了。”小弟在電話里說,我愕然了,掛了電話后,久久地盯著收拾好的行囊,在心里默默地悼念著那個消失了的打谷場,悼念著打谷場上那些純真的童年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