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東籬】人之道與天之道的思索(散文)

編輯推薦 【東籬】人之道與天之道的思索(散文)


作者:吳煒楓 白丁,8.2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24發(fā)表時間:2024-10-22 07:59:12
摘要:“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補有余?!比绱说南嚆#荒懿灰鹞覀兊乃伎?。


   “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補有余?!贝苏Z恰似洪鐘大呂,轟然奏響于歷史與現(xiàn)實的交錯時空之中,振聾發(fā)聵,余音裊裊,無盡的哲理幽思如絲縷般蔓延開來。
   抬眸遙望那廣袤無垠的蒼穹,星漢璀璨,日月交替,宛如神祇繪制的宏大畫卷,自然以其磅礴而又公正無私的天之道默默運轉(zhuǎn)。高山嵯峨,仿若大地挺起的脊梁,然歲月如刀,風雨似劍,終使它在悠悠時光中被削蝕,化為齏粉,奔赴低洼之所,去填補那大地的坑洼;江河滔滔,水脈縱橫,恰似大地奔騰的血脈,洶涌澎湃間,水流四溢,如慷慨的使者,潤澤著干涸皸裂的土地。草木一歲一枯榮,動物生息繁衍、生死輪回,皆遵循著一種微妙而不可言喻的平衡法則。這便是天之道,仿若一雙隱匿于冥冥之中卻剛勁有力的巨手,精心維持著世間萬物的和諧共生。老子曾云:“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贝朔翘斓乩淠^情,實則是以平等之襟懷,對待世間萬象,不偏不倚,恰似天平,讓有余者損,不足者補。
   然而,將目光從那高遠的天際收回,聚焦于人類社會,人之道卻常常如同一幅扭曲變形的畫卷?!爸扉T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边@千古一嘆,如泣血的悲歌,在歷史的幽長隧道中久久回蕩。貧富之間的差距,宛如一道深不見底、難以逾越的天塹,橫亙于人群之間。富者,田產(chǎn)廣袤無垠,連阡累陌,樓閣高聳,金碧輝煌;貧者,卻如飄萍,居無定所,身無立錐之地。緣何至此?人性深處那如淵藪般的貪婪與欲望,或許是那隱藏在黑暗中的根源。當一個人坐擁財富如山、權(quán)勢滔天,心中的欲壑卻似無底黑洞,永遠難以填滿,于是不斷地追逐、搜刮,渴望聚斂更多。而那些本就匱乏之人,在層層的壓榨與盤剝之下,愈發(fā)如風中殘燭,搖搖欲墜。
   從社會演進的深邃視角來審視,人之道的這種“損不足而補有余”似乎也暗藏著一種冷酷的內(nèi)在邏輯。馬太效應(yīng)猶如一道冰冷的鐵律:“凡有的,還要加倍給他叫他多余;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痹诮?jīng)濟的廣袤天地中,資本雄厚者宛如巨輪,在商海中風生水起,吸引著各方資源如潮水般涌來,輕松創(chuàng)造更多財富;而那些身處貧困泥沼之人,因缺乏啟動資金這一關(guān)鍵羽翼、人脈資源這一有力臂膀,在致富的崎嶇道路上,舉步維艱,如負重登山者,每前進一步都要付出千倍萬倍的艱辛。知識的殿堂里亦是如此,那些接受過優(yōu)質(zhì)教育、身處學術(shù)資源豐饒之地的幸運兒,仿若置身于智慧的寶庫,能夠源源不斷地汲取知識的甘霖,不斷提升自我,如鯤鵬展翅,扶搖直上;而那些教育資源匱乏地區(qū)的人們,獲取知識的途徑猶如涓涓細流,狹窄且艱難,與前者的差距便如裂谷般越來越大。
  
   二
   但人非無情無義的草木,亦非只遵循叢林弱肉強食法則的兇殘野獸?!案F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古往今來,無數(shù)仁人志士如熠熠星辰,在看清人之道的殘酷現(xiàn)實后,依然胸懷壯志,情系蒼生,以高潔的情懷和無畏的勇氣,試圖打破這黑暗的枷鎖。杜甫,這位一生顛沛流離、窮困潦倒的詩圣,自己身處破敗不堪的茅屋,卻心懷天下寒士,發(fā)出“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千古浩嘆,那聲音穿越時空,至今仍震撼人心;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將天下的興衰榮辱扛于肩頭,以天下為己任,其高尚情操如璀璨星辰照亮歷史的天空。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宛如點點燭光,試圖在人之道的洶涌濁流中,注入天之道的澄澈清流。
   在當今這個科技如脫韁駿馬般飛速發(fā)展、財富如滾雪球般不斷積累的時代,階層分化等社會問題愈發(fā)如尖銳的芒刺凸顯出來。我們絕不能任由“損不足而補有余”的人之道如脫韁的野馬肆意狂奔、踐踏公平。教育公平的大力推進,恰如播撒希望的種子,是為了給知識匱乏的心靈播撒智慧的陽光;扶貧政策如溫暖的春風,徐徐吹進貧困者的心田,是為了讓貧困之人有機會掙脫命運的枷鎖,改變自身的處境;慈善事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如同一座座愛心的橋梁,連接著貧富兩端,是愛心的傳遞,也是對弱者的有力幫扶。
   人之道雖有其在現(xiàn)實中根深蒂固的一面,但我們不應(yīng)忘記,人類擁有智慧的燈塔、情感的火焰,亦有改變現(xiàn)狀的強大能力。我們應(yīng)在遵循自然規(guī)律的天之道的光輝啟示下,努力以正義之劍、慈悲之心去修正人之道的偏狹。以善良為底色,以公正為準則,以慈悲為胸懷,去打破那“損不足而補有余”的黑暗怪圈,讓公平正義的陽光毫無保留地灑遍每一個陰暗的角落,讓每一個鮮活的生命都能感受到平等與尊重的溫暖。因為只有當人之道與天之道趨近和諧,人類社會才能真正如鳳凰涅槃,走向繁榮昌盛,走向光明美好的未來。在這漫長而充滿挑戰(zhàn)的征程中,我們需時刻保持清醒,以非凡的智慧和無畏的勇氣,書寫屬于人類的輝煌篇章,讓那充滿哲理的古老話語,不再只是歷史長河中的一聲喟嘆,而是成為我們奮勇前行的明亮燈塔。
   讓我們在這紛繁復(fù)雜、光怪陸離的世界里,既清醒地洞察人之道的現(xiàn)實百態(tài),又心懷天之道的美好理想,用勤勞的雙手、智慧的頭腦去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公平、更加美好的人間樂土。恰似在荒蕪的土地上,播撒下愛與希望的種子,精心培育,直至繁花似錦,綠樹成蔭。
  

共 2026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卻是發(fā)過來,“損不足而補有余”。天人并不合一,這不能不讓人深思。大自然自身有著平衡萬物的法則,對待世間萬物,不偏不倚。再看人之道,常常處于不公不均的狀態(tài),有杜甫詩句為證,人類的貧富分化,導(dǎo)致?lián)碛胸敻坏娜烁迂澙罚哺菀撰@取。這種現(xiàn)象有著內(nèi)在的邏輯,作者用馬太效應(yīng)來解釋,說出現(xiàn)實的不公,不僅僅是財富的,包括人們獲取知識方面,也是如此。這是擺在世人面前的難題。在叢林法則面前,總有人要試圖顛覆,作者列舉那些兼濟天下的人物,如杜甫,如范仲淹,光耀千古,他們盡管無法左右世界的局勢,但卻在在這股濁流中的清波澄溪。當今社會,關(guān)注并改變那些貧困者,依賴的是黨的扶貧政策和共同努力,讓弱者站起來,走出貧窮的怪圈。我們還是面臨著一個堅硬的黑暗怪圈,只有心懷公正正義,心存慈悲,才有可能沖出怪圈。天之道,天左右;人之道,人在做。天人之道,本是哲學的問題,作者聯(lián)系當今社會生活的現(xiàn)狀,做了深刻的思考,煥發(fā)每個人對生活的自覺意識,倡導(dǎo)以大愛之心,不懈努力,來首先天人之道的合一。這種思想,是有著深度的。盡管是一個哲學論題,但作者以散文的筆法,縱橫捭闔,引經(jīng)據(jù)典,推求道理,給人啟迪。文章邏輯清晰,推論正確,所論格局博大,讓讀者在天人之道面前,明確應(yīng)該如何努力,這對于改變社會不公現(xiàn)象,有著積極的意義。【東籬編輯:懷才抱器】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4-10-22 08:02:46
  天之道,人之道,不一樣。怎樣認識不同的道學,作者有著明晰的論述,文章視覺新穎,立論成分,論述得力。請欣賞。感謝投稿東籬,希望精彩不斷,謹祝創(chuàng)作快樂!
懷才抱器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