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dāng)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淡雅曉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曉荷.煙火】馬齒莧(散文)

編輯推薦 【曉荷.煙火】馬齒莧(散文)


作者:青李子 童生,500.0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76發(fā)表時間:2025-01-09 19:06:42
摘要:馬齒莧,它不僅僅是一種野菜,更是承載著我們童年回憶、親情溫暖的寶藏。

在時光的漫漫長河中,有許多看似平凡的事物,卻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我們的回憶,給予我們無盡的溫暖。而馬齒莧,無疑就是這樣一顆獨特而閃耀的星。
   每個周三,都是我滿心期待的日子。馬大姐總會熱情地隔屏邀請我去神人陸老那兒吃飯。這個周三,也如同往常一樣,大姐神秘地只說吃包子,卻對餡料守口如瓶,這無疑為我留下了一個充滿誘惑的懸念。
   當(dāng)我輕輕推開陸老工作室的門,那股淡淡的香氣瞬間撲鼻而來。不用猜,我就知道這定是馬大姐帶來的包子所散發(fā)的味道。我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個包子咬了一口,包子皮松軟可口,而那餡料卻一時讓我難以分辨。于是,我再單咬一口餡兒,仔細咂摸,那噴香之中竟有著淡淡的酸頭兒,若不特別留意,這酸味兒幾乎被掩蓋。“大姐,馬齒莧餡兒!”我十分肯定地說道。大姐微笑中帶著一絲驚奇:“你真行,這都能吃出來。”我笑著回應(yīng):“您別忘了,我可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nóng)村娃,小時候可沒少跟它打交道。”這句話,瞬間勾起了我兒時的美好回憶。
   馬齒莧,素有“野菜之王”的美譽。汪曾祺先生在一篇文章中曾提到,馬齒莧的老家在巴西,后來不知怎的,竟遍布了全世界。它的生命力極其頑強,在中國的南北各地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論起吃來,馬齒莧或許不是最美味的,但它的吃法卻花樣繁多。由此可見,汪老先生對馬齒莧也是有所了解的。
   馬齒莧,因其葉如馬齒,性滑似莧而得名,在《本草綱目》中亦有記載。相傳,武帝劉秀在河南南陽地區(qū)斷糧時,因食用馬齒莧保住了性命,遂封它為“永不死”,又稱“長命菜”“長壽菜”。可見,馬齒莧作為吃食,有著極為久遠的歷史。
   馬齒莧全身都是寶,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價值,既可藥用,又可當(dāng)蔬菜食用?!侗静菥V目》中將其歸入菜部,記載著“人多采苗煮曬為蔬”。
   對于馬齒莧的藥用和食用,我都并不陌生。小時候,當(dāng)頭上長瘡長疥時,家鄉(xiāng)的人們總會弄來一些馬齒莧,放在蒜臼子里搗成碎沫,然后敷在瘡疥上。不管是大人還是孩子,都能因此快速痊愈,且不會留下任何疤痕。
   作為吃食,馬齒莧生食、烹食均可。在我家,母親對吃馬齒莧,有一個從拒絕到接受的過程。小時候,農(nóng)村的衛(wèi)生條件有限,幾乎每個孩子肚子里都有蛔蟲。吃了打蟲糖丸后,有時蛔蟲下不干凈,半截在體內(nèi),半截在體外。我膽子小,遇到這種情況就哭著讓母親幫忙揪出來。母親見多了蛔蟲,而炸熟的馬齒莧莖的顏色又跟蛔蟲差不多,所以看到炸熟的馬齒莧就惡心。尤其是我為了充數(shù),割草時專門揀那些大顆的馬齒莧,那粗碩的熟莖,與蛔蟲尤為相似。每次割回馬齒莧回家后,母親會把多余的馬齒莧洗干凈,放進大鍋里炸熟,再倒進粗瓷大缸里,用來喂豬。老家的豬圈、糞坑、廁所都連在一起,人畜排泄物和燒火的土木灰都往糞坑里倒,再拉些落葉土摻和在一起漚肥。在化肥奇缺的年代,這土肥可是保障農(nóng)作物長勢的關(guān)鍵。那個粗瓷大缸放在廁所邊上,所以,母親每次經(jīng)過,看到粗瓷缸里面的馬齒莧,尤其是泡久了葉子脫離莖后,一根根肥碩的馬齒莧莖跟蛔蟲簡直不相上下,總是反胃惡心,就找板子給蓋上,從此也不再提吃馬齒莧的事。
   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母親對馬齒莧的態(tài)度發(fā)生了很大轉(zhuǎn)變。二奶奶給母親送來一鍋菜團子,卻沒告訴母親是什么餡兒。我知道餡兒是母親不喜歡的馬齒莧,便逼著母親嘗一口兒。在那個物質(zhì)匱乏的年代,若不是使勁逼著,對這些岔樣的飯菜,母親是舍不得吃的。母親嘗了一下,便使勁兒地直夸好吃,問二奶奶用啥菜做的餡兒,二奶奶只是笑笑。到了冬天,二奶奶又做了一鍋菜團子,還是沒說餡料。直到我們四個孩子像餓狼一樣搶食,母親再次詢問,二奶奶才說是馬齒莧。原來,巧手的二奶奶在馬齒莧旺季割了不少,費了很大功夫才存下一些馬齒莧,留作冬用??吹轿覀?nèi)绱讼矚g,母親終于認可了馬齒莧。
   有一次,母親看到隔壁傻二嫂日子過得艱難,便送了一些自己做的馬齒莧餡兒的菜團子給她。二嫂收到后,滿臉感激。沒想到,沒過幾天,二嫂竟送來一大籃子馬齒莧。母親有些驚訝,傻二嫂笑著說:“你家的菜團子好吃,俺家孩子爹說見過你家弄過馬齒莧餡兒,俺就讓老大去菜地里割了。往后,俺弄菜,你弄團子。”誰說二嫂子傻!連她都知道菜園子里的馬齒莧多。可不是嘛,馬齒莧性喜高濕及肥沃土壤,只有菜園子最符合條件。母親知道傻二嫂的倔脾氣勁兒,推辭不過,只好收下。從那以后,二嫂時不時就會送些馬齒莧過來,母親也漸漸對馬齒莧有了更深的認識。
   1996年6月,女兒出生。母親從老家趕到保定伺候我坐月子,帶的禮物中就有一包鮮嫩的馬齒莧。我怕受城里生活多年的婆婆小瞧,悄悄埋怨母親不該帶這個。沒想到,婆婆卻把別的禮物冷在一邊,專收起馬齒莧。隨后,婆婆精心調(diào)配了一盤馬齒莧涼菜,上桌后一掃而光。那一刻,我才真正體會到馬齒莧的魅力。
   如今,吃膩了大魚大肉的城里人,又開始追捧野菜,馬齒莧才又上桌,成為調(diào)劑口味的一道美食。當(dāng)然,馬齒莧作為食用,得選鮮嫩的才行。馬齒莧包子、餃子、鍋塌兒……層出不窮。
   馬齒莧,它不僅僅是一種野菜,更是承載著我們童年回憶、親情溫暖的寶藏。它見證了我們的成長,也見證了時代的變遷。每當(dāng)回憶起那些與馬齒莧有關(guān)的日子,心中總是充滿了感慨與溫暖。它讓我們明白,生活中的美好往往隱藏在那些看似平凡的事物之中。只要我們用心去發(fā)現(xiàn),去感受,就能收獲無盡的溫暖與幸福。讓我們珍惜這份來自馬齒莧的美好,將這份溫暖傳遞下去,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個小確幸。

共 2187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作者以馬齒莧這一平凡的野菜為線索,串聯(lián)起自己與家人、鄰里間的故事,細膩地勾勒出一幅幅充滿生活氣息的畫面,引領(lǐng)讀者進入一個充滿期待與驚喜的世界。隨著作者輕輕推開陸老工作室的門,那股淡淡的香氣瞬間撲鼻而來,仿佛也讓讀者嗅到了馬齒莧獨特的味道,勾起了對鄉(xiāng)村生活的無限遐想。文章中,作者對馬齒莧的描寫生動而富有情感。從兒時與馬齒莧的親密接觸,到成年后對它的重新認識與感悟,情感層次豐富,細膩動人。尤其是母親對馬齒莧態(tài)度的轉(zhuǎn)變,更是讓人感慨萬千。最初,母親因為馬齒莧的顏色與蛔蟲相似而感到惡心,甚至將其用來喂豬。然而,一次偶然的機會,母親品嘗了二奶奶用馬齒莧做的菜團子后,竟然贊不絕口,從此改變了對馬齒莧的看法。這一轉(zhuǎn)變不僅體現(xiàn)了馬齒莧獨特的魅力,也折射出生活中的美好往往隱藏在那些看似平凡的事物之中,只要我們用心去發(fā)現(xiàn)、去感受,就能收獲無盡的溫暖與幸福。文章的場景描寫也十分生動。如老家的豬圈、糞坑、廁所連在一起的場景,以及母親將馬齒莧炸熟后倒進粗瓷大缸里的細節(jié),再現(xiàn)了農(nóng)村生活的艱辛與質(zhì)樸,以及人們對食物的珍惜與巧妙利用。這些場景不僅讓讀者仿佛置身于那個年代的鄉(xiāng)村,感受到濃郁的生活氣息,也彰顯了中華民族對自然資源的深刻認知與利用智慧。在文章的結(jié)尾,作者將馬齒莧的意義升華,將其視為承載著童年回憶、親情溫暖的寶藏,見證了成長與時代的變遷。這不僅是對馬齒莧的贊美,更是對生活中平凡美好的珍視與感恩。文章以“讓我們珍惜這份來自馬齒莧的美好,將這份溫暖傳遞下去,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生活中的每一個小確幸”作為結(jié)尾,如同一記溫柔的提醒,啟迪我們以更加積極、感恩的態(tài)度去面對生活,去發(fā)現(xiàn)那些被忽視的平凡美好。佳作力薦賞閱,感謝賜稿曉荷!【曉荷編輯:芹芹森】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芹芹森        2025-01-09 19:07:22
  拜讀佳作,受益匪淺。為老師點贊,祝老師創(chuàng)作愉快!
2 樓        文友:芹芹森        2025-01-09 19:08:22
  文章以馬齒莧為線索,串聯(lián)起溫馨的親情與鄰里故事,細膩描繪鄉(xiāng)村生活場景,展現(xiàn)食物背后的文化與情感,彰顯平凡生活中的美好與智慧,引人深思,充滿溫情與哲理。好文,值得細細品讀!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