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dāng)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東籬】重回南溪(散文)

精品 【東籬】重回南溪(散文)


作者:吳孟友 秀才,1592.9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513發(fā)表時間:2025-01-19 08:00:27


   南溪古寨,是一部厚重的歷史書,記載著匈奴千年的歷史。讀一遍不過隱,決定再回南溪走走。
   走進南溪,仿佛走進了北疆,看到了阿拉善、穹廬和瑪尼堆。因為我到過鄂爾多斯、祁連山和漠北,所以我懂得古寨匈奴后裔的那份濃濃念北懷鄉(xiāng)之情。南溪,那連綿的山丘恰是蒙古包;藍天白云,就是草原上空飄來的那朵云;連綿起伏的青山,滿眼翠綠,鋪展開來,無垠地伸向遠方,就是那起伏的草原上無邊的綠浪;箭樓,就像是一只待發(fā)的箭,帶著無盡思念,穿越時空將射向北疆。大成祠九十九根臺柱下礎(chǔ)石墩上的云朵紋,祠堂門前“戶對”下兩邊的“門當(dāng)”方框的云朵朵,也是草原飄來的云。高高斗拱的橫梁,恰似一彎弓,弓開如滿月,箭在弦上,似乎千鈞一發(fā)。南溪,草原的情愫無處不在。
   終究忘歸,安逸南溪,匈奴后裔,化劍為犁,播種和諧,有了一千多年的歲月耕耘。匈漢和親相通,緊鄰血脈相融,匈奴后裔基因中的雄鷹壯志,馬背民族血脈里的草原情結(jié),在南溪,漸漸消融。聽不到金戈鐵馬的拼殺聲,看不到刀戈劍戟的血腥和箭矢飛射的掠奪。換來的是春夏秋冬四季的安穩(wěn),釀造出歲月靜好中的風(fēng)花雪月。
   南溪成了一座桃花源、一座扎尕那、一座可可西里。如今的南溪,是一個充滿詩意與歷史的地方。我接觸的匈奴后人一位87世74歲老人金池云。在他的身上看不到匈奴人的特質(zhì),與漢人無異,和善、樸實、熱情。除了思念的情愫,處處盡顯儒雅,讓人倍感親切。
   迷宮一般的八卦弄堂、縱橫交錯的溪流、上馬石、大成祠、祭壇、箭樓,還有那數(shù)不清的遺跡碎片、那悠悠的茶馬古道、那神秘的鷹魚坑,猶如一條歷史的河流,依然流淌在歲月里。讓我們穿越時空,順著河流追蹤匈奴足跡,去感知匈奴的歷史和文化。
   再次回南溪古寨走走。季節(jié)雖是暮冬,艷陽高照,宛如夏秋初陽。山風(fēng)徐來,風(fēng)和日暖,像溫柔的手撫摸著臉龐。聞到陽光的味道,聞到青草的味道,聞到南溪古韻的味道。一股暖流涌遍全身。遇見了愜意的冬日,好開心。
  
   二
   整個南溪,墨綠為底色,村莊粉墻黛瓦。山、水、村的巧妙組合,構(gòu)成一幅絕妙的立體山水畫,是藏在深山未經(jīng)雕琢的一塊璞玉。三面環(huán)山,北面“龍蛇斗金龜”,龍山、龜山、蛇山,三山鎖住入口。三山右邊雙獅山間是入寨唯一的小徑,只需“雙獅守天門”,南溪古寨自然成了“世外桃源”。匈奴輾轉(zhuǎn)來此絕境,也是大自然的饋贈。最終遠離了炮火,遠離了殺戮,遠離了腥風(fēng)血雨?!澳蹦舷獌芍靥欤一ㄔ蠢锟筛铩保瑥拇?,匈奴后裔在這里開始了農(nóng)耕生活。
   又到村口,看到兩人合抱千年古樟,不由得駐足仰視。枝繁葉茂,樹蔭如傘,勃勃生機,蒼天聳立,就像守在村口的衛(wèi)兵,千年守住南溪的安寧。也見證了古寨歷史。樹皮皸裂,寫滿滄桑。樹枝搖曳,仿佛在訴說著匈奴人的前世今生。樹下是一條較大的溪流,沿溪步入金家村(南溪的另一個名字),斑駁的徽派老房、青石板路、鵝卵石圍墻、鵝卵石井框、鵝卵石花壇,滿眼古色古香,盡顯古寨風(fēng)采,給人深邃而寧靜的感覺。
   路過匯源橋、奎壁橋、中興橋。進村三座千年古橋,戲稱“三把鎖”,鎖住金家村風(fēng)水?!蔼氶_四合馬容道,深鎖三橋羊谷穿”。天藍藍、日燦燦、溪水潺潺。當(dāng)走到“中興橋”時,看到清澈的溪水,陽光下,波光粼粼,金光閃閃,歡快地由南向北流去。我喜歡這樣的意境,不由得依橋面溪而坐,且聽溪語:“溪水長流,古寨悠悠。訴說匈奴,萬古千秋”?;诊L(fēng)皖韻的隱秘桃源,溪水是流不盡匈奴人的喜樂哀愁。傳說,這里曾經(jīng)有88條溪,又是南部匈奴的后代來到這里,所以取名叫“南溪”。小溪從東南面的大山深處蜿蜒流經(jīng)村莊,潺潺而下,宛如一條銀白色的綢帶,輕輕繞過村莊,為古寨增添了幾分靈動與生機,直至西北向悄然消失在遠處的龍、蛇、龜三山腳下?!半[隱村中語,依依墟里煙”,聞到了村莊煙火氣,聽到雞鳴狗吠,也見到來往耕作的人群;也見老人們坐在家門口,曬太陽、聊天、喝茶的情景;也見孩子們在巷子里追逐嬉戲。這些場景構(gòu)成一幅生動活潑的鄉(xiāng)村生活畫卷,一幅匈奴后人生活的真實圖景。
   來到村中,走進“大成祠”,再次被正堂匈奴始祖金日磾?shù)漠嬒袼c漢人不僅相貌有異,衣著服飾也顯然不同。顴骨高突,鼻翼較寬,兩眼炯炯,英氣逼人。漢武帝時,霍去病徹底擊垮匈奴,匈奴木屠王的兒子日磾,看清形勢,帶領(lǐng)族人降于漢室,漢武帝封他為馬監(jiān)侍郎,并賜以金姓。智慧的金日磾,保住了家人族人的性命。其后人金僑攜族人躲進南溪古寨,最終在這片遺世獨立的山谷中扎根,才有了生存與發(fā)展。他被匈奴后人所敬仰,為他立碑立卷,歌功頌德。
  
   三
   匈奴在兩漢時期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缺乏詳細的自身發(fā)展的歷史記載,“匈奴”一詞最早見于戰(zhàn)國時期的《逸周書·王會篇》《山海經(jīng)·海內(nèi)南經(jīng)》和《戰(zhàn)國策·燕策三》。最完整的記載是司馬遷的《史記》,后來的《漢書》《后漢書》《三國志》《晉書》等史書中,都有匈奴的有關(guān)記載。想不到“大成祠”內(nèi)保存下來的二十八本家譜,記載了一千多年傳世八十余代的生活歷史,記載了族人開枝散葉,族大支番,人文逐啟的歷史,記載了匈奴后人偃武修文,科舉登第的歷史。祠堂里破碎的石碑上殘缺的“榮恩”二字就是歷史的見證,令人驚嘆。
   重回南溪,不由自主地又來到金池云老人家,金老老伴腿摔折坐在輪椅上在門前太陽,見到我們十分高興,一邊熱情地打招呼,一邊催促金老倒茶遞煙。寒暄之后我和金老聊起匈奴的過往。金老說:對于我們祖先尋覓安寧的人來說,南溪古寨隱秘于世的幽谷,是大自然特意為他們預(yù)留的避風(fēng)港,讓他們得以在紛飛的戰(zhàn)火之外,悄無聲息地延續(xù)著家族的血脈。祭天時一邊念著祭文,一邊對著祖先跪拜,在五行里游走。脈,成為匈奴心中無可替代的理想桃園。金老端出一摞家譜一邊翻一邊指著祖先的名和姓,講起他們的故事。唐末金日磾?shù)牡?5代孫金廷烈科舉入仕,成為新安別駕。明朝嘉靖、萬歷年間金精器和金規(guī)器仕途一路舒暢,分別做了湖廣武昌同知和陜西乾州知州。金宣一的曾孫金璧因才華出眾當(dāng)上了兗州俯的教授。明清之后族人不光在科舉仕途路上有成績,經(jīng)濟發(fā)展也不俗。有一年受災(zāi),金镃拿出糧食救濟周圍的百姓,贏得了善名。金鏈器出資建橋,為百姓出行方便。
   不難看出,匈奴自來到南溪,逐漸地融入了中華民族大家庭,而且在民族發(fā)展、個人進步上都和其他民族無異,這是令人稱贊的。
   尤其令我有想法的是,那時科舉,并未排擠少數(shù)民族,尤其是曾被多個時代的朝廷視為仇敵賊寇的匈奴人,一個南溪村還有以科舉取士走上人生巔峰的例子,真不簡單。就是在漢族聚居的村落,也不一定有人獲得科舉功名的。中華民族的聰明智慧,是各民族共同創(chuàng)造的,這種基因,我們有理由說是中華民族共同的基因遺傳。由此可見,中華民族的襟懷和包容精神,一村雖小,包羅萬象;一人無奇,但同樣可載入史冊。這就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正能量。
   不知不覺天色已晚,走出金家,太陽已落入山口,打車回去,走到雙獅山口,回望南溪,凝視著這個古老的寨子,安詳中有幾縷炊煙正裊裊升起。
   南溪,一個詩意的名字,一個深藏匈奴里的里程碑。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南溪也會日新月異,我會頻頻地來,因為這里遙握的朋友金池云,那些匈奴后代的二十八本家譜,我只是大致翻閱了,其中的精彩故事,吸引著我,我還會專程前來,走進歷史深處。
  

共 2927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南溪古寨的獨特魅力猶如一座無盡的寶藏,吸引著作者再次歸來,去探尋它的神秘。南溪祖先從那遙遠的胡地,跋山涉水最終在這片江南的溫潤土地上尋得了新的家園,現(xiàn)在看來,環(huán)境似乎有很多相近的地方。于是,終究忘歸,安逸南溪,匈奴后裔,化劍為犁,播種和諧,一千多年的歲月耕耘,既保留了部分匈奴民族那獨特而珍貴的傳統(tǒng)習(xí)俗,如獨特的祭祀儀式、民俗節(jié)慶等,又逐漸吸收了漢族的先進文化與豐富多樣的生活方式。歲月流轉(zhuǎn),那份對故鄉(xiāng)的深深思念之情在南溪的建筑上得到體現(xiàn)?!按蟪伸簟崩锢锏奈奈锖湍舷耪用褚琅f銘記往昔的歲月和榮耀的往事。移步換景,鋪陳有序,情景交融,深情描繪了南溪古寨的風(fēng)土人情,如同一杯醇厚的美酒,令人沉醉,令人動容,讓更多的人領(lǐng)略它的獨特風(fēng)姿。感謝老師對東籬的支持與熱愛,問好吳老師,冬暖筆豐,生活愉快!【東籬編輯:欣然花開】【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501190011】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欣然花開        2025-01-19 08:04:22
  南溪古寨,充滿無窮的魅力,風(fēng)景,人文,歷史,等等,挖掘不盡。吳老師寫了很多篇,實在是讓人佩服,這是作者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對家鄉(xiāng)熱愛和贊美!好文拜讀學(xué)習(xí)了,問好吳老師,冬安吉祥,創(chuàng)編快樂!
隨心而有趣的人
回復(fù)1 樓        文友:吳孟友        2025-01-19 16:27:03
  欣然老師好!因窮忙,未能及時回復(fù),望諒解!每一次到南溪,都有新發(fā)現(xiàn)新感受,就像你所說的,南溪獨特的魅力如一座無盡的寶藏,沒來一次都能獲寶而歸,都能獲得新鮮的寫作素材。你的按文寫得非常好!言簡意賅,梳理到位,為拙文增色,感謝了!祝寒假生活愉快,精品頻出!
2 樓        文友:梅香透雪        2025-01-19 08:39:56
  此文歷史厚重,堪稱上乘佳品,大氣磅礴在線。
大學(xué)文化,公務(wù)員。在不同媒體上發(fā)表詩歌、散文和小說等多篇(首)。
回復(fù)2 樓        文友:吳孟友        2025-01-19 16:30:03
  梅老師好!感謝你到訪并精彩留墨!問好老師!祝冬暖體??!敬茶!
3 樓        文友:懷才抱器        2025-01-19 09:19:47
  最近,吳孟友老師、欣然花開老師,一直在關(guān)注南溪這個古村落,寫出了很多文章,東籬,為這個古村落做出了文學(xué)貢獻,的感謝二位!寫這類文章最易流于泛泛的歷史脈絡(luò)的敘述,二吳老師的文章,突出了走訪的元素,重點寫金池云這個匈奴族后人的狀態(tài),可見他們的幸福安寧。這是民族團結(jié)的作品,不是空喊口號,而是以生動的生活畫面,仿佛的歷史傳承來告訴我們這個主題。懷才抱器拜讀。
懷才抱器
回復(fù)3 樓        文友:吳孟友        2025-01-19 16:46:17
  社長好!您對拙文的潤色,猶如畫龍點睛,使拙文明顯有了起色,謝謝!南溪這個古村落,的確讓我感興趣,一連寫了七篇。每一篇突出一點。千年匈奴史,有寫不完的話題。若有時間,再回南溪。哈哈!再次感謝社長!祝冬暖體??!敬茶!
4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5-01-19 10:29:10
  老師重回南溪,仿佛手里拿著攝像機,鏡頭由遠及近,由表及里,再現(xiàn)了南溪古村匈奴歷史和美景。也謳歌了中華民族寬廣的心胸,將這些匈奴后裔抱在懷里,并讓他們過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文風(fēng)輕松愉快,用詞用語唯美,精彩之作,拜讀學(xué)習(xí),順祝冬暖,筆健!
帶著影子散步。
回復(fù)4 樓        文友:吳孟友        2025-01-19 16:48:43
  老韓好!感謝你一直支持和鼓勵我!問好老韓,祝冬暖筆豐,生活愉悅!
5 樓        文友:我是塞翁        2025-01-19 11:30:06
  吳老師一次又一次地身臨南溪,以深情的筆觸寫到南溪,一次又一次地帶著我們“走進”金家村。好文拜讀!祝老師筆豐冬祺!
回復(fù)5 樓        文友:吳孟友        2025-01-19 16:50:28
  感謝塞翁老師到訪并精彩留墨,問好老師!祝冬暖筆豐,生活快樂!敬茶!
6 樓        文友:鄭德友        2025-01-19 11:51:32
  一篇別開生面的美文!數(shù)訪匈奴,聚集地,對于這個神秘民族,深入探究,體驗,詮釋,用心良苦。展示古老風(fēng)情,盡現(xiàn)匈奴的昨天今日。值得拜讀的佳作!祝吳老師創(chuàng)作愉快!
回復(fù)6 樓        文友:吳孟友        2025-01-19 16:53:39
  鄭老師好!見到你十分高興!感謝你關(guān)注關(guān)心到訪并精彩留墨!問好鄭老師!祝冬暖體健!生活愉快!
7 樓        文友:楓樺        2025-01-19 12:59:02
  老師的這組系列是很有特點的。由淺入深,細致地描寫到深處,文字探幽的感覺是非常美妙的。風(fēng)景與人文的挖掘也盡顯功力,文章顯得非常的厚重!好文拜讀!
回復(fù)7 樓        文友:吳孟友        2025-01-19 16:59:19
  楓樺老師好!感謝你一直以來對我的關(guān)注支持,你的留言讓我對寫充滿信心。問好楓樺老師!臨近新年,北方雪很大吧!希望在看到你的雪篇,過過隱。哈哈!祝冬暖筆豐!敬茶!
8 樓        文友:羅蓮香        2025-01-19 21:03:10
  重回南溪,這個古村落在作者的筆下?lián)u曳生姿,除了自然風(fēng)景的美好,更有人文底蘊的加持,悠久的歷史為古村落蒙上了神秘的色彩,真是步步是詩,處處入畫!作者運筆灑脫,輕盈中透出厚重,唯美中彰顯細膩。非常精彩的散文,感佩才思,問候吳老師,冬安創(chuàng)豐!
回復(fù)8 樓        文友:吳孟友        2025-01-20 07:32:51
  羅老師好,你的精彩點評讓人暖心。謝謝羅老師一直以來的關(guān)愛和鼓勵!問好老師!敬茶!祝冬暖筆豐,快快樂樂!
9 樓        文友:紅花草        2025-01-20 05:19:35
  這篇再寫南溪的文章,知識面廣,內(nèi)容豐富。兇漢關(guān)系、兇漢友誼的和諧共生在文中著重提出,這個古村落真讓人向往。要是有機會,一定要去看看。美文佳作,學(xué)習(xí)點贊!祝老師開心每一天!
回復(fù)9 樓        文友:吳孟友        2025-01-20 07:38:49
  紅花老師早上好,謝謝你的精彩點評。謝謝老師一直以來的關(guān)愛和鼓勵!問好老師!敬茶!祝冬暖筆豐,生活愉快!
10 樓        文友:滴善齋        2025-01-20 09:38:17
  南溪古寨魅力無盡,匈奴后裔在此生根。千年耕耘,習(xí)俗獨特又融漢風(fēng)。“大成祠”銘記往昔。風(fēng)土人情如醇酒,令人沉醉動容。其獨特風(fēng)姿,吸引眾人探尋,實屬寶藏之地。 問候吳老師,祝你生活愉快!
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行萬里路不如閱人無數(shù),閱人無數(shù)不如名師指路,經(jīng)師易得,人師難求。
回復(fù)10 樓        文友:吳孟友        2025-01-21 09:37:24
  謝謝善齋老師的精彩點評,問好老師!敬茶!祝冬暖筆豐,萬事順心!
共 11 條 2 頁 首頁12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