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家】那不是紅霞(散文)
一
清明前后,霏霏細雨下個不停,纏纏綿綿的雨絲,仿佛不是連接天地,而是連接在生者和逝者之間。當一抹陽光穿過厚厚的云層,瞬間出現(xiàn)一條炫目的彩虹,橫跨天際間。
大愛無疆,真愛無限。佛說前世今生,這輪回的真諦,之于大愛之中,如玲瓏剔透的心,幾人能夠參透。但我知道,虹的那邊是你,是你們,虹的這邊是我,孤寂的我,是我們,沉浮于紅塵的我們。
“夢里依稀慈母淚,城頭變幻大王旗”,生與死,變幻在時空中,相隔并不遙遠,時而一層紙,時而一重山。那些親人,那些先輩,在特定的日子,總會出現(xiàn)在夢中,一如生前,樸實堅韌,親切和藹,愛之無限。
追憶和祭奠,眼見的是形式,隱意的是真情。
三天國假,在小山城工作生活的人們,提前聯(lián)系同族的親戚朋友,回老家去參加祭祖掃墓之類的活動。這民風民俗,一如經年。每年到了清明,同族的人,不論男女老幼,盡可能的要回到老家去,在舉行儀式祭奠先祖的同時,聯(lián)絡感情,增進家族的情誼。族中長輩中的長者,大多是活動的召集人,他們每戶人家湊點份子錢,用于活動開支,簡樸而真情。
前幾年,參加過朋友家的清明家族祭典,場面比過大年還熱鬧。事前族長就作了詳細安排,族中的每一戶人家分工負責,到時候殺牛宰羊,男女老幼全族一起到祖墓上,選擇最老的祖先墓,獻上三牲,磕頭祭拜,之后再各自分開去祭奠自己的最近的祖先,按照時間再統(tǒng)一回來祖墓之處,就地擺開酒席吃喝,原本很嚴肅的祭典,仿佛成了一次家族間的野外集會。
觸景傷情,小芳說好幾年沒去祭奠她的父母了,他們族人聯(lián)系了,她準備回去參加。我說你去吧,我這邊另有安排。我想,這傳統(tǒng)的習俗,并不是迷信,是生者對先輩的敬仰,對逝去的先人的一種追思,是傳統(tǒng)文化的一部分。
本家家族寥落,由此上溯的幾輩人,自清中期曾經鼎盛之后,歷經了戰(zhàn)亂災荒,幾度遷徙,幾經沉浮,同宗同族的人們早已樹倒猢猻散,飛鳥各投林,散亂居住在不同地區(qū)不同的山村里,只有那片立有獅子標桿的祖墓,佇立在蒿草搖曳的荒坡上,族人一直難于集中,憑各家情況自己去祭奠。
時光洗刷了一切,包括當年的繁華和鼎盛。天長日久,那些祖墓已經與山脈融為一體,余下的人“一代親,二代表,三代四代不認了”。
“離離原上草”鋪滿原野,隨風搖曳,目所不能及,一直到遠方。
小草在“春風吹又生”中彰顯頑強的生命,它們絕對是一個龐大的家族。一個小家就如構成荒野的一叢小草,融入鼎盛的大家之中,小家族的榮辱微乎其微。
舍小家,顧大家。這是中華民族的家國情懷。
二
“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多少小家為了國家安寧和人民幸福,在萬家團圓的日子里,卻無法團圓,他們良好的家風,造就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高尚情操。
家國天下,勿忘先賢。
家是國的細胞,沒有國哪有家。但看天下大勢,興衰成敗,這是人類發(fā)展的必然。即便輝煌一時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以及馳騁疆場的大汗,在五千年的沉浮中隨雨打風吹去。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泱泱華夏,在鳳凰涅槃后逐步走向復興。
而今,江山如磐,人們安康。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慷慨悲歌,壯烈滿懷。無數(shù)長眠江山的先烈,永垂不朽,那些為國家民族流血流汗的英雄,功昭日月,他們壯烈的事跡和不朽的功勛,應該受到敬仰和追思。近年來,設立的國家公祭日,那是高規(guī)格的活動,是為了紀念為特殊戰(zhàn)爭而獻身的英烈們,烈士紀念日,那是祭奠自1840年以來,為了民族獨立和解放前赴后繼而犧牲的人民英雄們。天安門廣場上,高高聳立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是先烈的脊梁撐起,是英雄的鮮血凝成。
“寧可前進一步死,絕不后退半步生”,清明的祭奠,可曾憶起新一代最可愛的人。
風雨人生,滄桑歲月,很多故事其實并不遙遠。
三十八年前,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一場戰(zhàn)爭,還歷歷在目。這是新中國成立后,除抗美援朝之后一場規(guī)模較大的戰(zhàn)爭。那就是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
“再見吧,媽媽,軍號已吹響,鋼槍已擦亮,行裝已背好,部隊要出發(fā)……”多少熱血男兒,奔赴疆場。這歌聲,激蕩情懷,與當年“雄赳赳氣昂昂,跨過鴨綠江”是多么相似。
歲月如歌,青山如磐,守著和平與安寧,無人愿意再去揭起那些血雨腥風。高山峽谷之中,有無數(shù)長眠的烈士,城市田園之間,生活著多少經歷戰(zhàn)火而平凡生活的英雄,他們曾經的輝煌,在現(xiàn)代人心中,仿佛漸行漸遠。
血染的風采是那么鮮紅,人民的安寧重于泰山。山雨欲來,忘戰(zhàn)必危,黑云壓城之際,我們枕戈待旦。
滇南的邊境線,連綿千里,一條紅河,劃分出兩國邊岸。我家就在河邊住,當年,英雄們催人淚下的故事,我們耳熟能詳,而今,英烈們漸漸遠去,英雄們垂垂老矣。
“桃花紅雨英雄血,碧海丹霞志士心。今日神州看奮起,陵園千古慰忠魂”,很多人和我一樣,在思念他們。
三
天作有雨,人作有禍,追根溯源,戰(zhàn)爭源于作孽者。
放眼當今天下,和平發(fā)展之時,山姆大叔唯恐天下不亂。阿富汗、伊拉克、敘利亞紛爭此起彼伏,朝鮮半島風雨飄搖,“環(huán)球如此涼熱”的太平世界,只是人們心目中美好的愿望。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古往今來,戰(zhàn)火殃及的還是庶民百姓。人人都希望和平安寧,“寧為太平犬,不做亂世人”,然樹欲靜而風不止,天災可以預防,人禍,從始至終,源于作孽者。
自作孽,不可活。當年,“同志加兄弟”的近鄰,在紅河的那邊,狂妄的叫囂,凡有攀枝花樹生長的地方,就是他們的土地,于是,流淌著千百年華夏血脈的西南邊陲,我們美麗的家園也被其圈入。他們大肆驅逐華僑華人,公然越過騎線,修筑堅固的堡壘工事,越境埋設大量地雷,自不量力的率先開了若干槍,殺害我邊民和邊防官兵,毀我田園家園。他們揚言,要打過見證了兩國人民世代友好的友誼關,打到昆明和南寧過春節(jié)……是可忍,孰不可忍,人民日報義憤填膺,老將軍們勃然大怒,東線西線兩路大軍聚集桂滇,一聲令下,浩浩蕩蕩,直搗狼穴。多行不義必自斃,白眼狼們引火燒身,必然玩火自焚。
忘恩負義,好了傷疤忘了痛,當年法國殖民者為所欲為,當年美帝國主義悍然入侵,在我們還百廢待興舉步維艱的日子里,傾其所有,無私的伸出了援助之手,因為是源遠流長的鄰居和兄弟,因為華夏重情重義的傳統(tǒng)美德世代相傳。養(yǎng)虎為患,誰料想他們用我們援助的物資和武器作后盾,用我們幫助修筑的工事為堡壘,恩將仇報。
我想起了農夫和蛇、東郭先生和狼的故事。有的故事可以重演,有的故事不堪回首。
慘烈的故事,就這樣在不該發(fā)生的時候發(fā)生。
在生活中,工作上,我經常接觸到那些第一次挺進狼穴的老兵,他們大部分已經年近花甲,每年清明,他們戰(zhàn)友小范圍集會,到戰(zhàn)友犧牲的地方,去追思他們的友情,告慰長眠在他鄉(xiāng)的烈士,追憶那些戰(zhàn)火硝煙的日子。
“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當年,戰(zhàn)爭結束后,很多戰(zhàn)友退伍回鄉(xiāng),依然耕田種地,娶妻生子,在默默無聞中平凡生活,傷殘的國家給予一點補貼,立功安置的畢竟是少部分。大部分人依舊被生活中的困難所困擾,有的老人妻兒生病,欠下一屁股的帳,依舊臉朝黃土背朝天,但他們有著堅韌的個性,深明大義的胸懷,從來不給政府添麻煩。兩鬢斑白的他們,只有茶余飯后閑聊中,特別是在戰(zhàn)友集會時候,才神采奕奕,當年戰(zhàn)場上的雄姿,依然可見。
一次,我和他們幾個戰(zhàn)友,在一位老兵簡陋的家中喝酒,幾杯老酒下肚后,大家臉上紅紅的,想起了當年戰(zhàn)場上炮聲隆隆的日子,大多感慨不已。他們對我說,比起犧牲的戰(zhàn)友,他們是幸福的,至少,還活著,還有酒喝呢,一種幸福和滿足感洋溢在臉上。這老兵參戰(zhàn)回來后帶有傷殘,政府關心,安置在一個國營農場工作,還給予一點補貼,但不幾年就下崗了。下崗后,他自己帶著年邁的老母親,帶著在農村的妻子和兩個幼小的女兒,在農場毗鄰的小鎮(zhèn),靠祖?zhèn)鞯氖炙囎鳇c小食品,每天帶著傷痛,夫妻兩人做小食品要熬到深夜,第二天他挑著擔,街頭巷尾去叫賣。還有一位安置在百貨公司,公司改制后就出來了。他是二級傷殘,當年在阻擊戰(zhàn)中,肚子被彈片擊中,腸子嘩啦啦流出來,但他依然忍痛隨戰(zhàn)友們一起攻克了敵軍陣地。改制后靠補貼和低保生活,但他默默無聞,在沉默寡言中話特少,剛過花甲的歲數(shù),在病痛的折磨下,其外表已經老氣橫秋。雪白的頭發(fā)胡子,蒼老的面龐,只有雙目中透出的剛毅目光,在日復一日的忍受著傷痛的折磨。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我仿佛看到了這些平凡的英雄,廝殺在刀光劍影的疆場上。
犧牲的烈士,長眠在他鄉(xiāng)的烈士陵園中。多年來,很多家在農村的父母,白發(fā)蒼蒼,為了攢夠到陵園去看望孩子的路費伙食費,他們平時節(jié)衣縮食。清明前后,帶著牽掛,帶著年邁多病的身子,舟車勞頓奔波到陵園。他們撫摸著孩子的墓碑,老淚縱橫,但他們知道,自己的孩子是為國家而犧牲,是為了活著的人們更好的生活而犧牲。于是,他們擦干眼淚,依舊晨起暮歸,勞作在那一畝三分地上,在日出日落中平平凡凡的生活著。
國家不忘烈士,時代需要英雄。
忘記就是忘恩。清明前夕,在細雨霏霏中,我跟隨這些平凡的英雄,去看望長眠在他鄉(xiāng)的烈士。
四
蒼山如海,殘陽如血。
時近傍晚,我們還行駛在蜿蜒曲折的山路上。近處的群山,在連綿起伏中一片朦朧,猶如當年千萬門炮火覆蓋之后的山崗,渾然連接天地間,雄渾,壯麗,凄美。遠處的天際邊,成片成片的夕陽,絢爛,嫵媚,猶如火紅燦爛的攀枝花。
千百年來,大自然如一位美術工藝大師,飽蘸歲月的濃墨,淺繪深描,繪成錦繡風光旖旎,千里江山如畫。人在畫中,宛若山川之中不起眼的小草,然就是這株株小草,構成了茫茫原野,養(yǎng)育了錦繡河山。
此刻的我們,像幾只小小蝸牛,沿著起伏盤旋的山路,繞著連綿無盡的紅河,緩緩爬行,沒有半絲疲憊,不會有半絲疲憊。心情的起伏顛簸,勝過車輛的顛簸。
我們大聲唱歌:“年輕的戰(zhàn)友,再見吧,再見吧!為保衛(wèi)祖國離開了家。你看那山嶺上一片紅霞,那不是紅霞,是火紅的攀枝花……”,歌聲激揚、奮進。路邊,沿河谷生長的攀枝花樹,高低錯落,大小不一,樹上那些碩大的花朵,還沒有凋謝,不規(guī)則的懸掛在綠葉還沒有生長出來的枝椏上,鮮艷奪目中閃過車窗。
時光沒有閃過,就像眼前的路沒有盡頭,只是不可能行到水窮處,更不可能行到從前,只有陣陣槍炮聲,廝殺聲,還回蕩在山谷之間,與眼前自然的美景,形成鮮明的反差。
群山像英雄的脊梁,堅韌,挺拔,堅如磐石,撐起共和國的星空,浩瀚,無邊。夕陽是英雄的鮮血,燦爛了戰(zhàn)士的青春,涂染在共和國的旗幟上,獵獵飄揚中,映紅了邊陲的沃土。
殘陽如昨,可還記得《高山下的花環(huán)》,可還在唱《血染的風采》,那不僅僅是文藝作品的極度抒情,而是一場戰(zhàn)爭的真實回放,是血與火的光芒,是戰(zhàn)士的怒吼。慈母善良而期盼的目光,妻兒倚門眺望的期盼,軍人高尚無私的品質,化成抑制不住的淚水,一直在真誠善良的人們心底流淌。
幾度春秋,歷史是一部厚重的書,乘涼的不能忘記種樹的。居安思危,站在這片血染的沃土上,收集起那些戰(zhàn)火硝煙的歲月,記載下英雄不朽的業(yè)績,為文者義不容辭。
于是,我們沿著英雄的足跡,去找尋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從屏邊、河口、馬關、西疇到麻栗坡,歷史像連綿的山脈一樣,起伏沉降中劃過這些曾經戰(zhàn)火硝煙的邊陲重鎮(zhèn)。高聳的山峰,茂密的叢林,清清的河流,富庶的壩子,靜謐的山村,勤勞樸實的邊民,依山而作,擇水而居。一路山川奇秀,和路邊不斷出現(xiàn)雷區(qū)的警示牌形成鮮明的反差。
山水的那邊,就是當年把彼此的邊民拉入戰(zhàn)火的魁首。
沿途經過的村鎮(zhèn),看到了人群熙熙攘攘的集鎮(zhèn),看到了雞鳴狗吠的村莊,看到了莊稼茂盛的田園……一切,已經沒有戰(zhàn)爭的任何印跡。人們在平靜中生活,享受著安寧與幸福。邊疆與內地村寨不同的標識,在于村寨集鎮(zhèn)每一間屋頂上,都有鮮艷的五星紅旗飄揚在傍晚的微風中。
屏邊苗族自治縣,可還記古老的滇越鐵路,可曾知道大圍山。當年,楊得志將軍坐在中軍帳內,運籌帷幄,指揮西線邊防大軍揮師挺進,號稱第三軍事強國的王牌棒子瞬間土崩瓦解,倉皇逃竄。站在河口小鎮(zhèn)的口岸邊,眼前的紅河一分兩國,靜靜流淌,兩岸邊民走親戚般往來,海關貨物吞吐量雄居第一,來自國內外的游客來來往往。誰能想到當年,那些鐵流滾滾的日子,依舊歷歷在目。沿邊的縣城郊,均建有高聳的烈士陵園紀念碑,清明前夕,滿頭白發(fā)的戰(zhàn)友,淚灑黃土的親人,稚氣未脫的小朋友,佇立在密密麻麻的烈士墓前,在嘹亮的國歌聲中默哀,傾聽親歷戰(zhàn)火的英雄講述烈士的故事。
老山主峰上,迷霧朦朧。
張大權烈士緊握鋼槍的雕像高高挺立,堅毅的目光,注視著前方。張愛萍將軍親筆題寫的“老山精神萬歲”幾個鮮紅的打字,印刻在一塊巨石上。駐守的邊防軍的一位戰(zhàn)士,在向我們講述著百米生死線的感人事跡。
忘戰(zhàn)必危,而今,祖國的國防建設已經不可同日而語,足以告慰血灑疆場的烈士,默默無聞生活在我們身邊的英雄。
離老山不遠,就是麻栗坡縣最古老的天??诎?,這是通往河內最便捷的交通要道。站在我方一側,口岸負責人在向我們講述著對面山顛上當年“上甘嶺”的故事。我英雄的人民解放軍在后方食物和彈藥供應不足,戰(zhàn)友犧牲較多的情況下,堅守陣地,打退了敵人無數(shù)次的進攻,捍衛(wèi)了我們的陣地。在我們身邊,分界線就在一步之遙,身邊的河水清澈見底,靜靜流淌,口岸兩邊,邊民和貿易車輛來來往往。
幾棵碩大的攀枝花樹,如守衛(wèi)國門的將士,佇立在河邊,在夕陽的余暉下,錦繡的攀枝花,火紅,燦爛……
今年是對越自衛(wèi)反擊戰(zhàn)38周年,當年,我們縣近千人參戰(zhàn)。為此,縣政協(xié)組織專門出一本自衛(wèi)還擊專輯的文史資料,由此,我和他們專門到邊境縣區(qū),當年戰(zhàn)火硝煙的地方去了一轉,回來,形成了這篇散亂的文字。
拜讀山泉老師佳作,開眼界了!
巴爾扎克的書房有一座拿破侖塑像,劍鞘上刻著:他用劍未完成的事業(yè),我要用筆完成!
保重身體,大哥。
問好魚妹子,我知道志趣相投的好朋友就在身邊,從來不曾離去。
你也保重!
有時想想,一生很短一生也長。我們把控不了,就珍惜當下吧。
照顧好老父親,祝愿老人家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