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香收獲】尋路(散文)
屈原在《離騷》中寫下了“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千古名句。大約過了一千年左右,《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道出了同為詩人的陳子昂的曠世孤獨。前者寫的是求索道路的艱難與理想抱負的遠大;后者吊古傷今,抒發(fā)了獨立于蒼茫世間的無限感慨。兩位古詩人抒發(fā)的情感,都與“尋路”相關(guān)。尋路既是探索,也是追求,“尋路”的過程體現(xiàn)了一種不屈不撓、勇于探索和獨立思考的精神。
有理想、有抱負的人,總會去尋路,也總會去趕路。這些人可以分為兩種人。第一種人,是具有不屈不撓品格的人,這種人不僅有理想、有目標,而且會朝著目標一直往前走,哪怕沿途有荊棘,前方有泥潭,也要咬緊牙關(guān)走下去,最終,這部分人中能堅持到最后的,總能獲得成功,實現(xiàn)理想。這種人體現(xiàn)了尋路的第一種精神:堅持。第二種人,是具有犧牲精神的人。這部分人也有理想,有追求,他們卻往往會為了實現(xiàn)一個目標而放棄另一個目標,甚至犧牲自己的利益,換來他人與國家的利益。在不斷變換目標的過程中,他們獲得精神境界的提升,以及人生價值的實現(xiàn)。這種人體現(xiàn)了尋路的第二種精神:探索。
第一種人,是走直路的。遇山開山,遇水淌水,毫不猶豫地高舉著火炬,向理想邁進;第二種人永遠處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但絕不迷惘、恐懼,而是順勢而為,同時朝著目標執(zhí)著地邁進。
第一種人是可當武將,第二種人可做文官。
而更多的人是在路上迷失了遠方。他們年輕時也曾有過理想,但是,在路上走著走著,就被鮮花、掌聲和歌聲迷惑了;或者是因為累了、困了,便在路上停留不前。他們失去遠大的理想抱負、安于現(xiàn)狀,很少會去甚至從未想起人生要“尋路”。往往一日三餐、兩點一線??此菩腋?,卻缺少人生的規(guī)劃,生活也沒有目標。這些人的路,一般走到踏實、安逸、舒服為止,得此目的,便也已到終點。“路”不再向遠方延伸,而人還世上生活著,好似紛紛飛舞的柳絮一樣。我很怕自己也成為這樣的人,所以趁天還沒黑,正值中午,想趕趕路,再走一程。
我想去哪里?路又在何方?不止一次,于夜深人靜時叩問自己。但我至今依然找不到答案。如果一定要給自己一個答復(fù),那么,我現(xiàn)階段的理想,是做一個有理想、有擔當?shù)娜?。而我的路,就在生活中,工作上,書籍里。我走路的方式,就是生活、工作和寫作,生活給予我愛,工作實現(xiàn)我的物質(zhì)價值,寫作實現(xiàn)我的精神價值。我的路就在腳下,我踩得踏實,也走得穩(wěn)健。
路走多年了,便有點經(jīng)驗。什么路該怎么走,什么路不該走,也總有自己的看法。譬如走在陽光大道上,總是會告誡自己,不要忘記山路的泥濘,和小路的多歧。抱著本分的心,一邊享受、欣賞路上的風景,一邊好好地走,沉著、堅毅地走;每當走到十字路口,總會停下來,聽聽親友的意見和建議,這樣可以避免走彎路。有時,不得不走懸崖邊的路,便總會小心翼翼,戰(zhàn)戰(zhàn)兢兢,或繞路而行甚至掉頭,返回驛站。雖然,無法繼續(xù)前行,但是可以積蓄力量,總結(jié)經(jīng)驗。
人到中年,走路是寂寞的。旁人無法知曉中年趕路人內(nèi)心的想法,中年趕路人也無法把酸甜苦辣向親友一一細敘。而路無限延伸,哪怕走到天涯花開,也會有新的迷惘。于是,每一次相逢都是幸福,都會感恩;每一次握手,都是緣分,都會珍惜。
也許,多年以后我也一事無成,終將庸碌地渡過一生;也許,多年以后我接近理想,找到了屬于自己的遠方。成功與失敗,需要思考,需要“尋路”,更需要堅持。但是無論成功與失敗,我都會享受這個過程,享受獨立思考的樂趣。
好深刻的人生哲理!
精辟!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