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童話之秋”征文】父親的水煙袋(散文)
中元節(jié)在父親的墓前給父親燒過紙后,看著裊裊升騰的煙圈,父親抽水煙的影子不覺間在我眼前不停地轉(zhuǎn)悠,一個又一個銀元大小的煙圈籠罩著我的眼球……
解放以前,我的父親十二歲開始在城內(nèi)一個資本家的店鋪里學(xué)徒當(dāng)?shù)陠T,他天資聰慧、勤奮好學(xué),十年后就成了小商販,能寫會算,精打細算,小生意做得很活泛。全國解放后,父親應(yīng)征入了伍,第二年就提了干,做了宣傳干事。同年年底,部隊選調(diào)一批干部幫助地方政府搞土改、分田地,父親第一批就被選進了土改工作隊。土改完成后,父親轉(zhuǎn)業(yè)到了地方,在區(qū)糧管站當(dāng)了會計兼秘書。
六十年代中期,同是做會計的母親隨組織調(diào)動帶著兩個妹妹去了外地工作。我自小就在外婆家長大,小學(xué)也是在鄉(xiāng)村學(xué)校讀完的。平常父親到了禮拜天就來外婆家看我,一到糧站收公糧季節(jié)忙得兩三個禮拜才回來一次。
糧站靠近河邊依山而建,進出糧站是一條又窄又陡的土路,糧運車一過,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滑下路坡。糧站的倉儲規(guī)模不算大,兩棟蘇式倉,一棟簡易倉。父親的住的房間靠近辦公室,很小很暗,放了一張床和一個書桌就沒有多大的空地了。書桌上唯一擺放的東西就是那桿水煙袋了。
父親的水煙袋是純黃銅的,質(zhì)地很好,不大不小,不輕不重,水煙袋的前置部件由煙桿和吸管組成,水箱托底。煙桿是活動的,大頭細身,能取出來。大頭是煙鍋,用來裝煙絲,鍋底有一個小孔,直通水箱,吸管較長較細,從前向后彎。容器上面有個活動的半月形蓋子,在前后置部件的中右側(cè)有一個插紙捻子小孔,紙捻子是用草紙卷起來用來點火的,后置部件是一個圓筒的形容器,裝滿了可供兩三天的抽量。
我不知道父親是什么時候開始抽上水煙的,也不知道這個水煙袋有什么來歷?那時我的膽子小也不敢問。打我記事起,被父親視作寶物的水煙袋,他不論去哪里,總少不了隨身攜帶著它。
每當(dāng)父親提著一個鼓鼓囊囊的黑色手提包來到外婆家時,我就特別興奮,也特別好奇,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父親從包里拿出一樣一樣的東西,先是給外公外婆的禮品,然后是給我的學(xué)習(xí)用品,包里還剩下一件長長的東西壓底,我知道那就是父親的寶物水煙袋了。
父親很少吸紙煙,偏愛用水煙袋抽煙,別人就問起這是為什么?他跟人家這樣解釋:“抽水煙,煙經(jīng)水過濾后減少了尼古丁和雜質(zhì)對身體的侵害,不但有勁,而且不浪費煙絲和紙張?!备赣H的回答似乎還是很有道理的。
聽父親說過,抽水煙講究的是心氣,心氣合拍才不至于將煙水吸入口腔內(nèi)。有一次,母親帶著兩個妹妹回來省親,我們一家五口在糧站團聚了。趁著父親不在的空檔,我拿起水煙袋和火柴學(xué)著父親的樣子“叭嗒、叭嗒”吸了兩口,可能是心里高度緊張,害怕被父親發(fā)現(xiàn)了挨罵,由于用勁過猛,一不小心就將煙袋里的水吸進了口腔里,直嗆得我淚眼巴沙、鼻涕冒泡,好幾天喉嚨里癢兮兮的。自此以后,我再也不敢動父親的水煙袋了。
我記憶最深刻的一次是文革開始后的第二年仲夏,那天是我的九歲生日,外公一大早就去鎮(zhèn)上買了一大籃子葷菜回來,外婆在廚房里忙碌了一上午做了很多的菜,可快到中午12點了,父親還沒有回來,外婆就叫我去糧站看看,我興沖沖地跑到了糧站,剛進大門口,就聽到一陣時高時低的口號聲,嘈嘈雜雜的,聽不大清楚。我不知道到底發(fā)生了什么事,就站在大門口細聽了一會兒,好像他們在呼喊著父親的名字,要“打倒、再踏上一只腳”什么的,才知道是他們在批斗我的父親。
我循聲跑到了會議室門前,門是關(guān)著的,我屏住呼吸輕輕地推開了一道縫隙,只見滿屋子煙霧繚繞、煙氣騰騰,忽地從門縫里噴瀉出來一股煙氣,撲鼻而來,直熏得我連連作嘔,我趕緊用自己的小手捂住了鼻子和嘴巴,才沒發(fā)出咳嗽聲響來。
簡陋的會議室并不大,正上方的墻壁上貼著歪歪扭扭的“批斗大會”四個黑體大字,兩張乒乓球臺被拼合成了會議桌,四周坐著公家的人,大概有十多個。我貓著身子往門縫里繼續(xù)瞅著,只見臺桌上方坐著兩個人,一個是我熟悉又敬重的鄭海生伯伯,他是這里最大的官——站長,坐在鄭伯伯身旁的人戴著一副茶色寬邊眼鏡,削尖的腦袋上留著一分為二的發(fā)型,嘴角上叼著一支香煙。我一看就曉得他不是個什么好人,就像電影里看到的那個跟在鬼子屁股后屁顛屁顛的狗漢奸似的,頓時,一種厭惡感油然而生。父親一個人站在臺桌的下方,脖子上懸掛著一塊用舊紙箱板做的黑牌子,牌子上面寫著:“反革命分子×××”的字樣。
父親雖然被挨斗,但會場還是允許他抽上兩口水煙的。只見父親左手端著水煙袋,右手握著熄了火的紙捻子,靠近嘴邊,“噗”地吹了一下,紙捻子就燃了起來,明火貼近了煙鍋,點著的煙絲在煙鍋里就冒出了絲絲的火星,任憑臺桌上方兩頭咆哮的獅子不停地張牙舞爪信口雌黃,父親只顧低頭“吧嗒吧嗒”抽著他的水煙袋,緘口不言聲。
在一陣沉默對峙之后,我看了看墻上掛著的時鐘都下午1點了。這時,坐著的人開始躁動起來:“都晌午了,我的肚子早就餓得咕咕叫了,什么時候才有飯吃???”有個毛頭小伙子干脆起身叫道:“老張頭,開飯去!”臨走還丟下一句:“別冤枉了一個好人!”坐在站長左側(cè)下方的張老頭嘟噥著:“飯都沒煮,開什么飯?”見有人起身走了,幾個不怕事的公家人也囔囔著離開了會場。
幾天后,鄭伯伯違反黨的糧食政策、以權(quán)謀私、貪污挪用公款的系列經(jīng)濟問題因為文革前父親的舉報,上級查實后他受到了黨內(nèi)警告、以觀后效的處分,父親的所謂“歷史問題”也得以昭雪了。
到了七十年代初,縣里將我的父親從糧食系統(tǒng)調(diào)到了縣財政部門繼續(xù)從事會計工作,當(dāng)時分派他的職位是財政預(yù)算會計。這之后,父親多次上過“五?七”干校,邊勞動邊學(xué)習(xí),接受思想改造。正因為父親業(yè)務(wù)嫻熟、作風(fēng)正派,縣委黨校把我父親調(diào)了去做會計,再后來又調(diào)回財政部門,依然干著財會工作,直到1985年退休。
父親退休后沒多久就中了風(fēng),生活不能自理,兩年后因患腦溢血、腦梗塞不治而亡,永遠地離開了我們……
屈指算來,父親已經(jīng)離開我們整整三十年了,我也攜家?guī)Ь爝h離故土三十載。物是人非恍如夢,不聞堂前笑語聲。老屋依舊還在,擺設(shè)依舊是父親在世時的模樣,只是可惜水煙袋不知了去向。父親,對不起!兒沒能把陪伴您一生的寶物保存好……
父親,兒子雖然沒有接上您的會計班,但接上了您的秘書班,接上了您的管糧班,您的孫兒也接上了秘書班,您應(yīng)該感到欣慰了吧。
安息吧,父親!您的音容笑貌我們永遠不會忘記!您的正直善良、樂善好施的優(yōu)良作風(fēng)我們將一代一代永遠傳承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