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dāng)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項梅清韻 >> 短篇 >> 雜文隨筆 >> 【清韻】知音知己說(隨筆)

編輯推薦 【清韻】知音知己說(隨筆)


作者:老官齋人 童生,715.57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7315發(fā)表時間:2019-05-29 13:56:41
摘要:知音常有,只是知己難求。別人知你,你可知可不知,豈不枉然?別人知你,你亦知別人,妙而不純。別人知你,你雖知而不知,他也知你不知知也不知,方是人生巔峰。

人一到四十開外,便像是被冷卻下來的汽水,表面平淡如常,只須玻璃瓶蓋一開,氣體便會慫恿著冰鎮(zhèn),暗流緩緩而出。此為何故呢?原因就是誰打開了瓶蓋,誰便是知音了。這知音定是苦候良久,其既知我五味、愿嘗我雜陳,當(dāng)然也就涌泉相報了。
   顧名思義,知音就是自己發(fā)出的信息,當(dāng)多數(shù)人不屑時,有少數(shù)人聽懂并發(fā)出了贊嘆,因此少數(shù)則成了知音。從古至今,無論你是身處高處,或是寄人籬下,總會在某段時期某個角落發(fā)出一聲感嘆:“知音難覓??!”感嘆聲悠悠揚揚,如泣如訴低徊在寧靜初夏之夜,抑或是銷聲匿跡于車水馬龍之間。然而,知音卻是單向的,不僅不易尋,更是多流弊,使得驚鳥“時鳴春澗中”。
   以上感慨來自一則古典文學(xué)中的軼事:李生酷愛古琴并慧眼識得良木,當(dāng)時有程姓道長苦苦央求愿以重金買下,李生不屑一顧,匆匆而回。卻苦于自己不擅彈奏,只能將良木精作的古琴空擺在書案,每日閑來輕撫觀賞,有客來時便起收藏。過了三年,門外有人下帖告知新任縣令相邀,二人一見如故,相談甚歡。恰巧,縣令撫琴技藝超群卻無好琴,感嘆自己未獲良琴,致使不能給李生呈現(xiàn)最佳技藝。李生心有防衛(wèi),始終不提自己的古琴。二人相交一年多友誼日增,整日不是李生為縣令評論琴弦優(yōu)劣,便是縣令為李生演示高山流水。一次酒后,縣令請出夫人紗帳撫琴,那琴韻由遠及近,飄飄灑灑,余音繞梁。李生聽得如癡如醉,心想:“如果取出我的古琴又會是怎樣的琴境?”二話沒說乘醉回家取出封存已久的良琴,復(fù)回縣府交于夫人。良琴配良師,那琴聲亦幻亦真,私語般細出輕幽,裂帛般強烈清脆......縣令更是輪換交替,撫琴至深夜而愛不釋手,又贊不絕口。次日,當(dāng)二人醒來,縣令欲留琴三日,李生先是疑惑不肯,回家思忖半晌后,卻又將古琴送回縣府??h令雖然驚喜,但不容多思,棄服掛印,并重金差送到李宅后,便帶著夫人乘舟南下。原來,縣令便是當(dāng)年那位道長,“夫人”不過是聘請的琴師名妓。他忍辱負重,為了接近李生,不惜步入平生所鄙的官場,耗盡三年多,才如愿以償。誰料,當(dāng)他再次將琴取出撫看時,竟從琴套中掉出一封信來,信中皆是李生肺腑,言道“良琴贈予知己?!钡篱L看罷,幡然悔悟,立即調(diào)轉(zhuǎn)船頭,抱琴灑淚往李宅狂奔而去。
   這則故事看了三遍,起初以為李生得遇知音程道長,接著便覺遇到知音的應(yīng)是那副良木古琴,現(xiàn)在才知良琴遇見的知音是道長,道長遇見的知音是李生,二人都因良琴最終成為了知己。因此我深了,知音其實不難求,不過是你不知而已,你若了然便是知己了。所以,知己應(yīng)是雙向的,是需要時間洗禮的,知己才最難得。
   寶黛相識、相知到相愛,從一開始就烘托著三分神話。二人為何相識?天意所為,親情之緣。前者是絳珠仙草還淚神瑛侍者,后者是“混世魔王”的表哥護惜顧影自憐的表妹。無論是哪一種,他們相知都來自半卷《西廂記》里,對“自由”的渴望。人說黛玉最知寶玉,我卻認為寶玉更懂黛玉,傷未痊愈卻送去舊手帕,教黛玉感動涕零,成全了“題帕三絕”。然而一旦相愛,黛玉未必就懂寶玉了,偶遇寶釵夜探,又遭晴雯無心嫌棄,那扇怡紅院緊閉的大門露出的碎笑,竟演繹出一場蕩氣回腸的“埋香冢、泣殘紅”。寶玉冤死在葫蘆里,只得無奈地喊出一句“早知今日何必當(dāng)初!”二人終究未能在一起,封建禮教固然可恨,但黛玉雖是寶玉的知音,卻未能互為知己,白白的將愛情斷送在“欲語還休”。
   倒是小鳳仙泛起點點淚光,一句珍重:“將軍的知音遍天下?!边@也奇了,知音難覓的世界,如何將軍偏偏獨步海內(nèi)?噢!將軍雖有千千萬的知音,可深陷八大胡同的二流妓女卻能一眼看穿這頹靡商人,絕非一般的狎客并以誠相待,此女子亦非同小可了。將軍借小鳳仙掩人耳目,小鳳仙佯作逢場作戲,雖未推心置腹,二人卻心照不宣。一個纖弱女子敢冒生死度將軍之危,一個儒雅將軍順應(yīng)潮流赴國家之難,不以兒女情長,各懷一人一國一天下。這便是知己了,你不必言明我無須多語;這便是知己了,我志在四方你情許三尺;這便是知己了,言語寥寥兩三句足矣,方寸間化作乾坤即能。
   嗟呼!此境此情可欲而不可求!豫讓高呼“士為知己者死”,殊不知其行雖然高義,卻未解知己真意,不過徒死而已;梁祝惜別“十八里相送”,怎奈落花有意流水無心,枉費英臺癡情一片,終是化蝶而歸......子期一亡,伯牙斷琴,從此知音難覓。我卻說知音常有,只是知己難求。別人知你,你可知可不知,豈不枉然?別人知你,你亦知別人,妙而不純。別人知你,你雖知而不知,他也知你不知知也不知,方是人生巔峰。

共 1800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也許在眾多文學(xué)體裁中,雜文的創(chuàng)作是比較難的,因為它是一種直接反映社會各種現(xiàn)象的理論性文章。特點是“雜而有文”,短小、鋒利、雋永,富有色彩和詩的語言,具有獨特的藝術(shù)感染力,魯迅則是雜文創(chuàng)作的大師。在這篇以《知音知己說》的雜文中,作者以古典文學(xué)中的幾個例子, 闡述了知音知自的重要性和艱難性,言簡意賅,觀點鮮明,敘述流暢,很具雜文的特點,推薦閱讀。【編輯:江南小溪】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江南小溪        2019-05-29 14:01:22
  多謝老師投稿清韻社團,欣賞學(xué)習(xí)老師的佳文, 編文如有不當(dāng)之處,請多包涵!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