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淡泊寧靜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寧靜?守】老家的過年(散文)

精品 【寧靜?守】老家的過年(散文)


作者:范虞人 童生,825.8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6080發(fā)表時間:2019-12-23 01:42:22
摘要:在那吃不飽、穿不暖的日子里,我最向往的美好生活就是有好的吃、有新的穿的過大年!

我一直懷戀著自己在浙東古城老家度過的時光。那最快樂的過年時候就更難忘。
   我家盡管日子難過,但對于過年這個傳統(tǒng)的年終大典,卻從不肯馬虎。尤其是常年做鞋剪紙,靠老手藝賺辛苦錢的祖母大人,平時克勤克儉,可一到年底就大手大腳,總是掏出全年大部分積蓄,讓我母親“大操大辦”。
   于是,我家儼然似舊時的富戶,過個年總要操辦得前有序曲,后有尾聲,“鋪鋪張張”地?zé)狒[一個多月。
  
   一、籌備
   與古城一些講傳統(tǒng)的人家一樣,我家的過年也是從臘月初八喝臘八粥拉開序幕的。
   各家各戶做臘八粥的食材各不相同:家境好些的居民會去選購蓮、棗、栗、白果等,用文火燉煮;一般農(nóng)戶撈把豆呀粟呀的,加點米粒簡單燒煮。老祖母別出新裁,總是授意我母親,故意用大量野菜加一把碎米、一把麥粉煮成粥糊;不僅狀態(tài)稀薄,味道也帶苦澀,實在難吃。起初,我很惱火,以為老祖母串通母親捉弄我和妹妹。后來,才知老祖母意在祈求:從此讓全家人告別喝麥稀粥湯的苦日子。
   老祖母開始夜以繼日地趕做顧客所訂的新鞋,還在少數(shù)做給嬰幼兒穿的鞋子前端繡上虎頭之類的花樣。大我?guī)讱q的街坊孩子們瞧見了,便唱起兒歌:“二十夜,連夜夜,點起油燈做繡鞋,繡鞋做好拜爺爺……”
   我不懂:為何從臘月二十起,人們就不叫“日”而稱“夜”了?而且有這樣習(xí)俗的不光是古城,大概整個紹興一帶都這樣。聽了老祖母解釋,我才明白:那意思如同今天的倒計時,目的是提醒大家,過年事務(wù)該抓緊籌備了。
   母親與左鄰右舍的主婦們一樣,開始撣塵除埃,購置年貨,忙得不亦樂乎。那些時日,古城農(nóng)村似乎比街市上還要忙碌,除了生產(chǎn)隊集體撒網(wǎng)拉魚、殺豬分肉,我們農(nóng)戶自家還要舂年糕、包棕子、宰雞殺鵝……不過,老祖母最忌諱一個“殺”字,她把宰殺牲畜粉飾為“裝扮牲屠”,以圖大年吉利。
   諸事具備后,便是我家附近的河埠、井臺上呈現(xiàn)的那一幅幅“歡洗圖”,也就像魯迅先生在《祝?!分兴鑼懙摹坝眯募毤毜叵?,女人臂膊都在水里浸得通紅?!?br />   聽老祖母講過一個民間傳說:“灶王爺”是玉皇大帝派來的,掌握家家戶戶的兇吉禍福;每年臘月二十三開始,玉皇大帝會召集天下“灶王爺”聚會,聽取關(guān)于人間各戶的情況匯報。因此,老祖母就選在二十三這天,叫母親恭送灶王爺起程:就是敬獻帶“尾巴”的糯米湯圓,意在使灶王爺吃后黏嘴,免得他在玉皇大帝面前講我家的壞話。
   按照老祖母說的古城傳統(tǒng),到了臘月二十八夜就得請財神爺:一般是一方條肉,五樣水果,一只荷花罐,再三茶六酒,然后點燃香燭,拜請既畢,放上三個以上爆竹,才將財神爺迎進門來。然而,由于當時年年講、月月講、日日講“移風(fēng)易俗,破除迷信”,所以祖母與父母親迎送財神大抵悄然進行,不敢燃放迎神的爆竹。
   今日古城,隨著生活形態(tài)的變化,柴火灶臺基本淘汰,多數(shù)人家已取消了送灶這一習(xí)俗,不知是否會怠慢了灶王爺?而對于過年請財神,老家的人們倒是愈加上心,愈加隆重,規(guī)格也逐年提高;不僅年里臘月廿八在請,連年外正月初五凌晨也請。這樣厚此薄彼,可見現(xiàn)在的人們一味只顧求財,把個好好的年俗搞變味了。
  
   二、祝福
   魯迅先生描寫魯鎮(zhèn)的“祝?!?,紹興人俗話叫“請祝福菩薩”;我們古城人喜歡叫作“請過年菩薩”。無論怎么叫,目的都一樣,就是祈盼新年的好運氣。
   聽老祖母說:祝福又分冬福與春福,立春前舉行的叫冬福,立春后舉行的叫春福。從前古城有錢的大戶人家,如果碰上一年兩頭春,就要既祝冬福,又祝春福。小戶人家是不管冬福還是春福的,一般只在臘月二十夜到大年三十夜之間選個黃道吉日祝福一下就行了。
   老祖母強調(diào),祝福的時辰應(yīng)當在后半夜的五更天,那時天將拂曉,曉迎菩薩大吉大利。但父母親卻像古城多數(shù)人家一樣,總是在傍晚就早早地舉行祝福,還美其名曰“請懶惰菩薩”。實際上是他們自己貪懶,早些祝福結(jié)束了事,就可安心去睡大覺。對此,老祖母自然要抱怨一番。
   記得我家祝福的祭品,一般是用豬肉一方或用豬頭一個,再加羊肉一方,鯉魚一尾,雞一羽,鵝一羽,叫做“五牲福禮”。老祖母對那尾魚有特別講究,先得放在朱漆桶盤上,再往魚的眼睛上貼張紅紙,象征著紅紅火火;魚定要能張嘴掀尾的,討個“鯉魚跳龍門”的福語。
   上好了福禮,要拜菩薩了。老祖母和我母親、妹妹便會悄然避入灶間或她們的房間,只有父親率領(lǐng)我們兄弟仨在堂前行跪拜之禮。原來,照古城人老規(guī)矩,茲事體大,必須由男主人親自主持,全家男丁按輩分和年齡,依序行大禮。對此,老祖母說得煞有介事:這并不是菩薩有什么“男尊女卑”的封建思想,主要是人間“男女有別”的緣故;須知,天下幾乎同一時間在請菩薩,吃得多了的菩薩難免大汗淋漓、酒醉醺醺、光著膀子,所以有女性在場是很不合適的。
   其他的禁忌也不少:一是要保持絕對安靜,不能說說笑笑,也不能使桌椅、碗筷碰出響聲;二是不能把酒斟出酒盅之外,或者將筷子掉落地下;三是千萬別打破碗、盤、酒盅等瓷器。
   根據(jù)老祖母的說法,菩薩到每家都吃得很快,總是來去匆匆,所以祝福儀式一結(jié)束,就得趕快關(guān)緊門戶,撤去福禮祭品,意思是“菩薩請得快,發(fā)財發(fā)得快”。
   接下去就是拜請祖宗了。雖然儀式與請菩薩大致相同,但祖宗們可沒菩薩那么好伺候。老祖母解釋,祖宗們往往愛端架子擺譜,再說他們年事已高行動緩慢,因此總是姍姍來遲。
   如今,古城不少人家還是舉行祝福、拜請祖宗,但很少有像魯迅筆下魯四老爺那樣一套套搞得繁瑣的。按古城人的說法,這祝福算不得什么迷信,無非是人們對新年的一種美好祝愿,也是對列祖列宗的一些紀念。
  
   三、分歲
   “大人忙種田,小孩忙過年?!钡搅舜竽耆?,最高興的莫過于孩子們了。
   少小的我,每餐吃不飽,天天忍著餓,對于除夕之夜那頓年夜飯總是特別渴望——那可是一年中最豐盛、最隆重的一頓晚宴??!
   每當母親炒好最后一只菜,端上堂前古舊的八仙桌時,父親便攜著我老祖母在上首兩把高背椅上坐定了。這時,母親會拉著我妹妹落座在老祖母邊側(cè);兩個哥哥也總是在父親邊側(cè)坐下;我便入座于下首那條長凳上。
   父親開筷便宣告開吃。他首先會給我們兄妹四個依次各夾一塊藕脯,討“有富”的彩頭,接著又給我們大筷夾“八寶菜”,寓意“八寶齊來”。老祖母還會夾起鲞凍肉里的一個白鲞頭,硬放進我碗里,說是讓我“來年有想頭,讀書會上進”。這以后,我才能放開肚子大吃,一直吃到自己不想再吃。不過,有一樣菜我是動不得的,那就是魚,因為要討取“吃剩有余”、“年年有余”的好兆頭。
   分歲完畢,我們兄弟仨就忙著掛燈籠,掛年畫,貼春聯(lián),連水缸、米缸、年糕缸、腌菜缸也都貼上一張紅紙條。父親會親手將我已故祖父的畫像掛上墻去,好讓我們兄妹四個在次日能拜見上代的尊容,意在飲水不忘掘井人。
   諸事辦完,一家人便閑坐著、說笑著守歲。兩個哥哥會自覺陪同老祖母和父母親守到零點過后。我和妹妹最遲守到有線廣播結(jié)束播音,就一面嚷嚷著“辭歲”,一面伸手向老祖母討要壓歲錢;得了那用紅紙包好的錢,我倆并不拆開來看,而是蹦跳著去各自房間,分別把紅包藏在枕頭下,美滋滋睡覺了。
  
   四、拜歲
   正月初一,也稱“大年初一”。人們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開門放炮仗”。此舉寓有驅(qū)邪除疫和“高升三級”之美意。古城人有“早放炮仗早發(fā)財”之說,所以從凌晨三四時開始,爆竹聲就此起彼伏。
   當年的我醒來的頭等大事,是拆開紅包數(shù)壓歲錢。那錢當然不會多,但我把它放入新衣裳口袋的一瞬間,感覺有一股幸福的暖流涌在胸間。
   漱口洗臉后,老祖母會先讓我喝下一小杯元寶茶。它由紅茶加青橄欖沏成,又叫“大福(腹)果茶”;隱喻新年四季常青,納福進財。接著的早餐是吃湯圓、年糕、棕子,寓意“團圓”“高中”。爾后便是拜歲了。
   說起拜歲,老祖母又是一套套的,大意是:從前的古城,人們對拜歲極其注重。每家的男主人要先帶著晚輩進本族宗祠祭拜列祖列宗,隨即返回自家廳堂里叩拜先祖遺像;然后,晚輩按輩分、排行,依次叩拜尊長;最后,晚輩之間交拜賀年……按照老祖母的意見辦,當年既然沒有本族的祠堂可去,父親就率領(lǐng)我們兄妹上山去,在祖宗的墓碑前一一祭拜后,再回到自家堂前向著我祖父的遺像跪拜。
   在向老祖母叩拜時,我會顯得特別認真和敬重,還專門祝福她幾句。老人家總是樂呵呵地教誨我一番,再給我一個美好的祝愿。
   從新年初一到新學(xué)期報到那些天里,我?guī)缀趺刻鞎嘀N上紅紙的禮包去走遠遠近近的親戚,給他們拜歲賀年。
   我歡樂過年的好心情會一直持續(xù)到正月十五吃元宵之后……

共 3443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許多無法忘卻的記憶如一壇陳酒,歲久彌香。范虞人老師這篇散文字里行間喚醒了對昔日新年味道馥郁的回憶。過新年,對于現(xiàn)在物質(zhì)充裕的生活來說,除了一家人千里迢迢小聚幾日,感受一下家的溫存,幾日過后又是各奔東西,已經(jīng)缺失了千百年來傳承的博大精深的年魂文化和民風(fēng)精髓之所在。生活在當下,貼對聯(lián),包餃子,依然沿襲,對于新年的企盼,新年的向往和崇敬的禮儀已經(jīng)悄然褪色。地域不同,風(fēng)俗不同,鄉(xiāng)音、鄉(xiāng)情依然脈絡(luò)延綿。只有經(jīng)歷過那個被風(fēng)干的年代的人們才能品咂出那情那境,那為年忙碌中四溢開來的味道。此文摘要描述:在吃不飽,穿不暖的年代,最向往的就是過年??梢杂泻贸缘?,有新衣服穿。不僅孩子,大人們也是如此,敬灶神;敬財神;敬菩薩;敬自己的祖祠等。風(fēng)俗不一,各有千秋,里面更是有諸多的講求。林林總總,是人們對于新生活的渴望,希望開端有個好兆頭。這是一種信仰,同時,也是一種精神的慰藉。于是在那個青黃不接的年代,過年就更顯得有年味了。本篇潑墨描述饑饉時代過年的細枝末葉,把年味扮裝得豐富多彩,這是一種精神財富,值得典藏。美文賞讀,傾情推薦,謝謝您賜稿寧靜,祝您筆健?!揪庉嫞号嵘茦s】【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1912240004】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裴善榮        2019-12-23 01:53:10
  讀了您的這篇散文,想起了我小時候過年的情景,盼望著吃美食,穿新衣,放鞭炮。大人們更是忙得不亦樂乎,每到歲末,都是滿滿的期待,有著不謀而合的共鳴,遙握!
2 樓        文友:淡泊寧靜社        2019-12-23 08:52:13
  佳作已經(jīng)向江山精品審核組申報。
淡泊寧靜社
3 樓        文友:范虞人        2019-12-23 09:05:08
  感謝裴老師精心編輯,讀您的編按頗受教益。感謝您對我的鼓勵!遙祝冬安!
4 樓        文友:范虞人        2019-12-23 09:06:38
  感謝淡泊寧靜社對拙作的厚愛!
5 樓        文友:嵐亮        2019-12-23 19:52:26
  上虞過年,透著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年味。我在楊訊橋的外甥女家過過紹興的年。松花粉、鳳凰蛋、咸菜蝦、女兒紅。范兄,何時您可喚我舊夢重游
6 樓        文友:范虞人        2019-12-24 04:06:45
  感謝嵐亮老師到訪留墨。歡迎走進英臺故里!
共 6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