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逝水流年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流年】在獅吼與熊舞之間(散文)

精品 【流年】在獅吼與熊舞之間(散文)


作者:汗漫 童生,896.0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3524發(fā)表時間:2021-11-30 10:29:15

01
   多年后,我們會說:一切都在庚子年或者說二〇二〇年春,發(fā)生劇變,從每一個人到全世界。
   元月二十四,在上海至南陽新開通的高鐵上,我周身充盈還鄉(xiāng)過節(jié)的快樂。剛下車,就被次第傳來的封城封省消息迎頭痛擊。在醫(yī)圣張仲景長眠的這座小城里,一種空前的焦慮和迷茫包圍了我。疫情猝然爆發(fā)、蔓延,像一個陰影中的蒙面者不宣而戰(zhàn)——其戰(zhàn)略目的是什么?支撐資源是什么?進攻路線與打擊半徑是什么?
   我坐在母親身邊的沙發(fā)上,像孤兒——孤獨面對一瞬間天翻地覆的世界,發(fā)傻。終日握著手機,緊盯微信里蒼茫的人間:無數(shù)空闊的大街、自閉者、憂郁癥。十字路口,紅綠燈在反思此刻的交替閃爍有何意義。高速公路上,一個駕車徘徊、沒有出口能接納的痛哭流涕者。雨中,手捏父親胸部CT照片的孩子。陽臺上敲鑼呼救的女子。因隔離無法將蜂群轉移到花期里去而絕望自殺的養(yǎng)蜂人。源源不斷奔赴抗疫一線的軍人、醫(yī)生、護士。跨國采購抗疫物資的企業(yè)家。面對空無一人的觀眾席演奏的交響樂團。電視、收音機中悲壯的合唱與旋律。迅速落成的雷神山醫(yī)院、火神山醫(yī)院、方艙醫(yī)院。新聞發(fā)布會上語無倫次遭到撤職的官員。為疫區(qū)捐獻白菜、土豆的農(nóng)民。向被封鎖的醫(yī)院投送藥物、食品的直升機。自發(fā)組織起來到工廠里生產(chǎn)口罩的畫家、職員、編輯、學生。為醫(yī)院免費送餐的餐館老板。每天遞增的確診病例、死亡數(shù)字……
   “眼前江漢寸心同?!焙髞肀粚<覀兌麨椤靶鹿诜窝住钡倪@一疫情,酷似二〇〇三年春天的非典,但戴著嶄新冠冕,在人類肺腑間春游,甚至想夏游、秋游、永久旅游下去?
   我在故鄉(xiāng)緊盯遠遠近近的人們。擔憂,感動,憤怒。盡管這擔憂、感動與憤怒,僅僅能證明自己還不算是冷血的人?!盁o日不瞻望”“無夕不思量”。像白居易那樣瞻望與思量,但眼力與心力一概匱乏、軟弱。小弟從藥店里買來最后十個口罩,成為全家的重要戰(zhàn)略物資。儲存了米、面、蔬菜和礦泉水,像進入戰(zhàn)時狀態(tài)。吃完最后一棵青菜,我才戴上口罩下樓采購,如同無臉見人、把柄多多的羞愧者。靠目光與菜場里寥寥幾位售貨員交流,嘴巴像加裝上了弱音器,低啞,沉悶?;丶遥芽谡趾軕z惜地取下來,用電吹風灼熱、吹拂、消毒,以便再次使用……
   悶在家中時間長了,到李白多次來過的白河邊晃蕩。
   這一條發(fā)源于伏牛山的河流,下通江漢、東海,是銜接南北的水路要道。中國南方北方之間的分水嶺,就位于伏牛山頂峰。秦代修筑的一條“東南方馳道”,西起長安,經(jīng)南陽直下襄陽抵達江南,唐代改建提速后定名為“東南大道”,大致上就是今天的G4等等幾條高速公路的基礎。南陽,自古以來就是中國悲歡的過渡帶、華夏情仇的敏感區(qū),無數(shù)詩詞、戲曲、小說,從盆地傳奇故事里獲得表達的動力和資源,比如《三國演義》《南陽關》等等。在這場突然爆發(fā)的疫情中,南陽態(tài)勢同樣關涉全局。電視新聞中,一個高級別官員來到盆地與湖北接壤處,眺望著,臉色蒼茫,像詩人。
   “朝涉白水源,暫與人俗疏?!崩畎自诎缀舆吶绱嗽亣@。庚子年,我與世俗人間的疏離很被動,很恐怖,遠沒有李白主動游蕩的自在和舒暢?!案≡朴巫右?,落日故人情。”這是他在白河邊寫下的另一句子,獻給在南陽相別的友人崔宗之。浮云與落日,亙古如是,為人間情意的恒定永在,提供旁證和旁白。庚子年,同樣在白河邊,相識數(shù)十載的舊我,對一瞬間陷入“困頓和匱乏”的新我,又如何能揮手一別,“蕭蕭班馬鳴”?
   河邊柳樹按正常節(jié)律萌動,細枝條上嫩綠的芽尖,遠比路上的行人稠密。燕子與喜鵲,成群飛過河面,但沒有傳來好消息——它們,是化了妝的烏鴉?
  
   02
   獅吼熊舞,是南陽漢畫像石《儺戲圖》中的景象:左右二人頭戴面具,秉劍持矛,扮演代表瘟疫的怪獸;中間一人,以獅子頭引領全身,著熊皮,徒手與兩側惡勢力搏斗。形勢壯烈,星朗云飛。
   這是祖先們在冬春時節(jié)經(jīng)常表演的驅疫儀式。疫情,大都在冬去春來之際出現(xiàn)。獅子與熊,是站在人類一邊的吉獸。
   南陽以漢畫著稱于世,臥龍崗下建設的漢畫館內,收藏有許多描述驅疫場景的漢畫像石,線條簡練、遒勁。魯迅關注南陽漢畫,收藏有眾多畫像石拓片。東漢時代,南陽冠以“南都”“帝鄉(xiāng)”之名,達官貴人云集,死去,就以畫像石裝飾墳墓四壁,試圖在石刻的景象里得到安慰、長眠。那也是一個瘟疫頻發(fā)的時代。醫(yī)圣張仲景在南陽出現(xiàn),在東漢出現(xiàn),是必然的。周圍的伏牛山、桐柏山、秦嶺,藥材植物繁盛,是必須的。歷代以來,本地中藥作坊、制藥廠眾多,以“仲景”為品牌的藥物眾多,是必要的。“多病所須唯藥物”,杜甫明白,我也明白。眼前疫情,何種藥物可以根治、完結?
   曾履任長沙太守,張仲景的政治敏感力與疫情洞察力,自然非同一般。其在天之靈,能否感受到二〇二〇年春寒的異樣?這異樣的春寒,席卷全球,迥異于遠古疫情的局部性、短期性、簡單性。世界是平的。南陽四周的群山,也無法使盆地自安、自治于世界之外。張仲景墓,位于南陽老城區(qū),八十年代被擴建成盛大的醫(yī)圣祠,距離我母親家只隔幾條街道。醫(yī)圣祠旁邊,有通往白河的支流溫涼河,懂得人間的溫暖與涼意?
   春節(jié)期間,專家、學者開始在網(wǎng)絡、微信中,頻頻提及張仲景及其著作《傷寒雜病論》。國家推出一版又一版治療方案,在各地實施,效果明顯。其中,“清肺排毒湯”就來自張仲景的一個古老配方:麻杏石甘散,射干麻黃,小柴胡,五苓散……
   南陽完全沒有了過年的喜樂氣氛。冷清。到處傳來斷路、封村、驅離探親者的消息。若干遠途出游的朋友,被迫中斷行程,成為酒店里的流亡者?而巴黎,一個女子隔離在家把修長雙腿擱在陽臺欄桿上的照片,讓我感覺,她依然在海岸線上曬日光浴。在不安中保持安定的力量,有多么難,就有多么必要。
   “水餃還是要吃的?!蹦赣H說。全家圍繞在一起包餃子。餐廳里預定的一次大聚會取消了。北方人過節(jié)必吃水餃。為應對東漢頻頻爆發(fā)的瘟疫,張仲景在街頭架起幾口大鍋,把羊肉和驅寒藥材放鍋里熬煮,撈出切碎,用面皮裹成耳朵形狀,命名為“餃子”。煮熟后分給求藥問病者,再端上一碗碗熱氣蒸騰的羊肉湯……南陽盆地有民謠廣泛流傳:“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迎客的水餃送客的面,天長地久人平安?!?br />   在我就職的醫(yī)藥集團,春節(jié)期間就復產(chǎn)相關藥品,配送至抗疫一線。工人們日夜勞作,在封閉管理的廠區(qū)席地而睡。穿著厚重防護服的科研人員,輪番進入實驗室,啟動病毒樣本的分析研究和疫苗研發(fā)……
   除了在微信中點贊、致敬,我能有何作為?
  
   03
   搜索到一部老電影《醫(yī)圣張仲景》,埋頭看。其中細節(jié),自然出于編劇的想象。漢代久遠,關于張仲景的史料記載寥寥,困擾當代研究者。
   《隋書》(成書于初唐)曰:“張機,字仲景,南陽棘陽人。”
   《古今醫(yī)統(tǒng)大全》(成書于明嘉靖年間)曰:“張機,字仲景,南陽人,受業(yè)張伯祖,醫(yī)學超群,舉孝廉,官至長沙太守。凡醫(yī)治諸癥如神,后人賴之為醫(yī)圣。”
   “棘陽”,古地名,位于當下新野縣一片田野。那里,是后來《三國演義》中“火燒新野”情節(jié)發(fā)生的地方,是詩人庾信、岑參相繼萌發(fā)的地方。盡管身世抽象,畢竟有《傷寒雜病論》傳世,張仲景因而獲得無限的懷想與追思。
   醫(yī)圣祠內有張仲景雕像,《傷寒雜病論》扉頁有張仲景線描肖像,瘦削,蒼涼,關于“仁者愛人”的一種象征而已,不必考證是否酷肖其面貌。需要創(chuàng)造一個理想的張仲景,像河流需要創(chuàng)造一個高拔的源頭。
   戰(zhàn)爭、饑荒、瘟疫,是人類長期面對的三種災難。根據(jù)《中國古代疫病流行年表》,自漢代,至清末,中國曾發(fā)生過五百五十五次大規(guī)模疫情。張仲景探索出的六經(jīng)辨證治療方法,使?jié)h末人口數(shù)量得到基本穩(wěn)定。明清,吳又可、葉天士、吳鞠通等名醫(yī),繼承并發(fā)展張仲景學說,成為所處時代的拯救者。庚子年,英雄一如既往出現(xiàn)于悲劇的高潮部分,去創(chuàng)造一次轉折。通過電視、手機眺望他們,像觀眾,如此而已。我大約只適宜在喜劇、肥皂劇中露面,以小角色表達無聊和平庸。
   整個春節(jié)期間,看了二十余部電影,吃了若干碗水餃,以此轉移對現(xiàn)實和未來的憂慮。體重迅猛增加。屢屢走神。電影中所有人物對白,都能讓我聯(lián)想起疫情期的人類處境。因為,一切電影主題都是人性,都是生、死、愛、絕境、孤獨。
   法國導演侯麥的鏡頭里,有濃烈的陽光、葡萄園、女子,像夢境,遙不可及。日本導演是枝裕和的敘事中,關于家釀果酒,有這樣的對話:“姐姐,要甜一點還是酸一點?”“酸一點?!薄耙獫庖稽c還是淡一點?”“濃一點。”好電影,就是這樣平和與日常,好生活也應該這樣平和與日常。
   在南陽盆地東側,余沖村,祖父余孟光培植一個巨大果園。他喜歡釀制櫻桃酒,逗引我去喝。醉了,一個小孩在樹蔭里睡了整個下午。螞蟻沿著手臂這條長路,走上一張不平坦的、為未來開始儲藏淚水的小臉……祖父死亡,美景早已消失。余沖村與我的關系,僅僅剩下四座祖墳,像拴馬樁,讓一個人的命運在奔騰中不至于陷入虛無。我有來路,就有歸途,一個民族同樣在來路與歸途之間,永遠不絕望。
   疫情期,南陽市區(qū)乃至整個國家,大大小小的醉鬼和酸酸甜甜的醉意,都消失了。只有那尋常的醉意,才能灼熱身心。
  
   04
   母親家的陽臺,正對白河。我抬頭看看河水,讓內心也像它那樣平靜下來,低頭看波蘭詩人扎加耶夫斯基的散文集《另一種美》。其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某年冬天,扎加耶夫斯基和另一詩人開車去華沙演講,半路上困在雪地里。直到一個農(nóng)民出現(xiàn),把汽車抬到大路上。兩個詩人去華沙的目的,是為了發(fā)出呼吁、救助農(nóng)民,一個農(nóng)民卻在雪地里救助了詩人。“并非沒有一點羞恥之感?!彼@樣嘟囔著、寫著,像我嘟囔著、寫著。喜歡一個人,是因為在他的處境中看見自己。
   擁有類似羞恥之感的中國詩人,大約很多??挂咭痪€那些大夫與護士,有情有為。試管與手術刀比一支筆有效有力?;蛟S,閱讀與寫作的價值,僅在于自我治理與精神消毒罷了。為那些在醫(yī)院或實驗室一角沉沉睡去的人,寫寫“白衣天使像云朵”一類句子并能獲得稿費?輕浮而可恥。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顧炎武,在《日知錄》中說:“一為文人,便無足觀。”顯然,他對酸腐文人持輕慢態(tài)度,贊賞高才者去選擇“科學的考證”一途。用顧炎武的眼光看,我大約連被輕慢的才資也沒有,以科學的考證去經(jīng)邦救國,更無可能。僅僅作為一個可有可無的旁觀者?但旁觀也是介入,辨認與見證同樣是一種藥品般的糾正。
   我喜歡蘇軾,在他身上看見理想的中國士子形象——立德、立功與立言,兼善并美。元豐三年,即一〇七九年,黃州瘟疫蔓延,蘇軾正處于貶謫期。在研讀《傷寒雜病論》《千金方》等等醫(yī)書基礎上,他擬定一個處方:肉豆蔻,木豬苓,石菖蒲,茯苓,黃,石藥,白術……十年后,任杭州知州,再次遭遇瘟疫,蘇軾在城中心的眾安橋邊,建起中國歷史上第一座傳染病醫(yī)院“安濟坊”,拯救民眾無數(shù)。
   “微斯人,吾誰與歸?”范仲淹在南陽盆地里的鄧州,寫下《岳陽樓記》,這一收束全篇的句子,讓人惆悵萬千。他的另一名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讓我對自己的小憂樂與天下之間的關系,缺乏信心。幸而有張衡、張仲景、蘇軾、范仲淹這些巨擘俊彥不絕涌現(xiàn),方使得華夏中國屢屢浴火而重生。
   扎加耶夫斯基的《中國詩》,寫到千年前的中國詩人,在雨水整夜敲打烏篷船的響聲中,“內心終于獲得平靜”,而當代的“詩人們都十分重視獲獎和成功”,又如何能克服內心的騷動與迷亂?的確,不少寫作者手中的筆,混同于眉筆、口紅、塑料花、計算器。他們對自己攜帶的病毒,不知不覺,像無癥狀感染者。庚子年這場疫情,像雨水整夜敲打烏篷船,教育我重視寂寞和失敗,祛除虛妄與浮華。
   尚可自我安慰的是:一個寫作者,若能在紙上自救,繼而讓閱讀者獲得勇氣和力量,避免淪陷于共同或個人性的恐懼、困境,就是在維護語言的尊嚴、人的尊嚴。這一支筆,就能擁有鐵鍬、手術刀、針管的形狀和力量。
   通過微信,為某醫(yī)院護士群體捐款以購買防護服,表達感激,緩解羞恥。
  
   05
   一場疫情,讓所有人都似乎擁有了詩人氣質——無濟于事、有傷于心肺的詩人氣質,對提高免疫力、抵抗疫情不利。但需要詩性的語言,來抵御絕望。
   來自異國或運往異域的抗疫物資上,“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xiāng)”等等詩句,傳達著古老言辭里永恒的美意深情。各種“云朗誦”“云詩會”,使無數(shù)心靈在自閉與分裂中,得以整合與修復。
   “每首詩都是哀歌,因為一首純粹贊美的詩是不可能存在的。”以色列詩人阿米亥,終生書寫“愛與死亡”這一主題。他相信詩歌具有治愈創(chuàng)傷的力量,一個母親“如果用有韻的嗓音唱出所有的壞事情”,那就是一首詩,就能安撫一個孩子。把“所有的壞事情”唱出來,是詩人的責任?!坝矛F(xiàn)實來醫(yī)治現(xiàn)實”,還是阿米亥的話。換言之,用哀歌來醫(yī)治悲哀。

共 8461 字 2 頁 首頁12
轉到
【編者按】獅吼熊舞,是南陽漢畫像石《儺戲圖》中的景象,是古代中原地區(qū)民間舉行的一種儀式。2019年春,一場猝不及防的新冠疫情席卷而來。作者站在醫(yī)圣故里南陽,一雙敏銳而憂心的眼睛,透過家鄉(xiāng)的現(xiàn)狀,放眼全球,縱覽古今,將疫情期間人們的生存狀態(tài)細數(shù)筆端,一腔悲憫之情溢于言表。他希望醫(yī)圣再世,為百姓祛除病魔;他祈禱一場獅吼熊舞,斬妖除魔;他盼望家鄉(xiāng)春暖花開,人民安居樂業(yè)。文章視野開闊,高屋建瓴,在現(xiàn)實與歷史中穿插,巧妙地將民俗文化,中華醫(yī)學,人文詩歌融合在一起,悲憫而不悲觀,豐富而不雜亂。文化底蘊深厚,充滿人文關懷。讓人在最困難的時候,看到光明;在早春二月,憧憬真正春天的到來。這是我讀到的關于疫情最深刻、最動人的一篇散文,傾情推薦閱讀!【編輯:燕剪春光】【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F202112050003】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燕剪春光        2021-11-30 10:30:59
  在疫情持續(xù)快兩年,新的變種病毒再次襲擊人類,讀到這樣一篇關于疫情的佳作,顯得特別有意義。感謝作者的創(chuàng)作。期待更多的精彩!
有花皆吐雪,無韻不含風
共 1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