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歡喜酒家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酒家】此情難寄(散文)

精品 【酒家】此情難寄(散文)


作者:竹兒 舉人,5771.25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2483發(fā)表時間:2022-08-17 08:24:53

近日,時常夢見幼年時生活過的小村莊,還有父親母親,以及那座小院,小院里外的萬物生靈。人到中年,會更加多情些,于是將記憶串聯(lián),卻無處安放,只能嘆息“此情難寄”。
  
   一、啃秋
   多年后,我依然清晰地記得,小時候在村莊啃秋的光景。
   進入秋天,刮過村莊的風,像著急完成使命般,開始猛烈地吹拂大地。風猛烈一分,大地的五谷,就成熟幾分。風從沒有停止過對大地的撫摸,從“春風吹又生”“夏風吹長樹”到“秋風蕭瑟天氣涼”。
   莊稼人最是喜歡風吹田野,只聽風聲呼啦啦地響,天空就有“啾啾”的鳥鳴回應,格外清越。父親和所有的莊稼人一樣,起個大早,匆匆吃了早飯,扛著鋤頭,下地干活了。露珠濕漉漉的,滾動在褲腿上,父親俯首,與土地親近,他與莊稼對視,莊稼用飽滿的姿態(tài),自豪地看著父親。莊稼在經歷了春與夏的孕育,此時如一個美麗的孕婦,等待著果實成熟、分娩。秋收在望,莊稼人的喜悅,掛在眼角眉梢。
   中午時分,日頭放肆起來。入了秋的日頭,熱烈得絲毫不輸給夏天。地頭有瓜田,父親拍打著西瓜,“啪啪”“邦邦”“噗噗”,父親摘下一個大西瓜,抱到村頭的大槐樹下。村頭的大槐樹,也不知道活了多少年了,從沒有人澆水,卻年年發(fā)芽,就像莊稼人說的“槐樹接了地氣,就成精了”。
   樹下聚集著乘涼的莊稼人,早有人將父親手里的西瓜接過,一拳砸下去,西瓜四分五裂,紅紅的瓜瓤,如鮮亮的翡翠瑪瑙,紅紅的汁液,肆意流淌著。每人掰一塊,席地而坐,啃著瓜,嘴里不忘“真甜真甜”地說,也顧不上吃相美不美,整個臉埋進瓜皮里。
   一個西瓜,怎么也無法解饞,此時,瓜田老手四爺爺去了自家地里,抱回來兩個瓜,又是手起拳落,分到莊稼人手里說:“抱一塊,啃吧!”啃西瓜,算是拉開了啃秋的序曲。這是大人們的啃秋,單調而甜蜜。
   村莊的孩子,是野生的,如同在土地上放養(yǎng)一般。到了秋天,野孩子們的嗅覺,就格外靈敏。誰家地里的西瓜熟了,誰家地頭的甜瓜可以啃了,誰家地里的玉米能解饞了,誰家地里的紅薯能烤著吃了,孩子們一清二楚。趁著大人們在大槐樹底下天南地北地胡侃,討論豐收年,臉上的喜悅還在蕩漾時,我們這群野孩子已經摸進地里。我們不似大人,能從聲音辨別西瓜是否成熟了,我們看見哪個最大,就摘哪個。
   到了啃秋時節(jié),每個孩子都是大力士,兩個人合抱著大西瓜,往小河岸上跑。小河岸是孩子們的王國,那里沒有田地,只有一樹一樹的鈴鐺刺、一樹一樹的枸杞子,還有怎么都拔不盡的香附子。八九歲的我們,早就尋摸了一塊空曠之地,作為大本營,將西瓜放在野草上,摸一塊石頭,清洗干凈,砸開西瓜,大快朵頤。
   如果西瓜是生的,就此扔進小河里。曾有多少次,小河里的生西瓜,暴露了我們的行蹤,被丟了瓜的四爺爺抓到。四爺爺人善良,總是呵呵笑著,在我們屁股上裝模作樣地拍打著,告誡我們“不許再偷了,再偷就告訴你們爹娘”。四奶奶不似四爺爺善良,如果被四奶奶抓到,那是一定會被拎著小胳膊,送到各家大人面前的。我是家中最小,父親母親舍不得揍我,其他小伙伴,必定被打得鬼哭狼嚎。
   啃秋,不止是啃西瓜,我們還會啃玉米棒子、啃紅薯,啃大地一切能啃的果實。偷玉米棒子,挖紅薯,小伙伴們會分工,男孩子負責偷,女孩子負責生火。玉米棒子剝了皮,順手折一根樹枝,插進玉米芯子里,在火上烤得皮黃焦爛,每人舉著玉米棒子,啃起來。玉米烤熟時,埋在草木灰里的紅薯,也散發(fā)出香味了。呵,真是美味啊??兄恋氐漠a物,就像啃著秋天。五谷被我們啃著啃著就豐收了,秋天被我們一口一口地啃成了寒涼。
   時過境遷,如今的我,已是漂泊的游子,只能在異鄉(xiāng)想念故鄉(xiāng)的秋天。我不知道村莊里的孩子,是不是如那時的我們,還在啃秋。秋天越深了,我越想念啃秋的年少歲月。
  
   二、一樹柿子一樹愁
   不知道是不是與土壤和氣候有關,新疆沒有柿子樹。每到秋天,父親與母親會念叨家鄉(xiāng)的柿子樹。于是,我的心里,總有一棵柿子樹在發(fā)芽。
   七八歲時第一次吃柿子。那時,新疆偏遠、荒蕪、物質匱乏,能吃上柿子,極其不易。這要感謝我的鄰居李嬸,她是陜西人。有一年秋天,她回去探親,帶回了一小筐柿子,送給父親兩個。那是兩個青里泛著黃的,像西紅柿的果實。父親拿回家遞給母親,說還沒熟,囑咐母親放在水缸里沁著,拔拔澀味。
   母親看著柿子,頓了頓,沙啞著嗓子說:“秋天到了,老屋門口的柿子該熟了,我真想家啊?!备赣H沒說話,咂咂嘴,向屋后的田野走去。
   在我七八歲的思想里,沒有“故鄉(xiāng)、老家”這樣的概念;也不懂從河北到新疆,這長長的路,承載著父親母親的多少鄉(xiāng)愁;也無法深究母親“沙啞”的嗓子,念叨著老屋門前柿子樹上怎樣的紅燈籠。我的眼里,只有被母親扎上麥秸稈,在水缸里孵著的青柿子。漂孵了兩三天的柿子,才被母親撈起。我這父母眼中的饞貓,早就等不急要吃柿子了。
   此時的柿子,拔去了青澀,變成了金黃色,表皮在水汽的浸潤下,亮晶晶的。母親剝去柿子皮,就流淌出金色的汁液,我舔了舔,甜甜的味道,將我的味蕾瞬間轟炸開了,別致的香甜順著舌尖傳遞,嘴里分泌出更多的口水,我艱難地連同口水咽下柿子。在我大快朵頤時,母親盯著柿子,久久地看。我以為母親想吃柿子,就把柿子放在母親的唇邊,母親的眼睛是潮濕的,她搖了搖頭,我固執(zhí)地要母親咬一口,母親流淚了,親吻似的舔了舔。我不懂得母親的心啊,那里蘊滿無人懂得的鄉(xiāng)愁。
   母親去世,是晚秋的夜晚。那晚父親握著母親的手,問母親還想吃點啥,母親說只想吃家門口樹上的柿子。說完,看著北方,咽下了最后一口氣。
   此后的日月里,每個秋天,父親都會想方設法弄幾個柿子回來,看著柿子,嘴里念叨:“秋天來了,家門口的柿子該紅了?!笔磷釉谖业男睦?,濃重起來,可我想象不出柿子掛在樹上的樣子,我只有在“柿葉翻紅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紅樓”“墻頭累累柿子黃,人家秋獲爭登場”的古詩句里,想象一樹柿子一樹秋的影像。
   工作后,有一年我出差到了臨潼,正是深秋,我遭遇了漫山遍野的紅燈籠,真真是“看萬山紅遍”。那年我為父親帶回了紅燈籠。七十多歲的父親,看著燈籠般的柿子,喃喃自語:“就是這個柿子,就是這個樣子,這是家門口的柿子吧?”
   父親的祖屋在河北省新樂市一個叫西張村的地方,我不忍心告訴他這些柿子是臨潼的。那年我暗下決心,一定要帶父親回去,看看他的柿子樹,解開他的鄉(xiāng)愁。
   第二年的秋天,我?guī)Ц赣H回到了家鄉(xiāng),父親坐在柿子樹下,從清晨到黃昏。那一刻,我終于理解了父親心中的鄉(xiāng)愁。
   人人都有不一樣的鄉(xiāng)愁。余光中的鄉(xiāng)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父母的鄉(xiāng)愁,是家鄉(xiāng)的一樹柿子。
  
   三、一棵桃樹
   讀到《詩經?桃夭》的句子:“桃之夭夭,灼灼其華”,讓我油然想起多年前的一棵小桃樹。
   那棵小桃樹,長在我的記憶里,從不曾枯萎。每年桃花盛開時,它就在我的記憶里盛開,落紅無數時,花朵就成了母親的桃花酒。
   小時候生活在鄉(xiāng)下,鄉(xiāng)下的孩子如野生的植物,在泥土的喂養(yǎng)下,不知不覺就茁壯了。一年四季,田野有多大,我們的腳步就能奔跑多遠。到了瓜果成熟的季節(jié),誰家的桃熟了,哪家的杏黃了,早在鄉(xiāng)下孩子的算計之中,掐著日子,想方設法也要弄來嘗嘗。其實,已經不是嘗了,到了樹下,吃個肚飽腸圓,吃不下了,咬一口就扔了。那時,哪家的果園被野孩子進去了,真是遭殃了。大人們管我們這些野孩子叫“小獸”。見了面,先問一句:“小獸上學去了嗎?”那時,大人們巴望著我們上學,好有老師管教著。
   村頭的李嬸子家,有一棵桃樹,結著蟠桃。那時新疆少有蟠桃,多是毛密酸澀的土桃子,早在蟠桃樹開花,就被我們這些“小獸”們盯上了。每天放學,找借口也要去李嬸子家的后院轉上一轉。李嬸子稍不留神,我們就摸進后院,偵查蟠桃的大小,估算什么時候能吃上第一口。鄉(xiāng)下的孩子,與生俱來就與土地饋贈的萬物親近,不必有人教,就知道什么果子,在什么時令成熟。
   李嬸子瞅準了我們在動蟠桃的歪心思,果子剛剛掛上枝頭,她就砍來了拇指粗細,渾身是刺的沙棗樹枝,密密地把后院圍了一圈。沙棗樹的刺,不能小覷,特別是樹枝干透后,個個像鋼針,如果被扎上一下子,和針扎一樣疼。眼看蟠桃成熟了,我們這些“小獸”們干著急。
   在某個日頭毒辣辣的中午,大人們在農田忙乎了一上午,草草吃了午飯,躲在屋子里睡得正酣,我們手拿鋤頭出門了。到了李嬸子家的后院,“小獸”們一起動手,連砍帶刨。新疆本就是沙土地居多,土質松散,一會功夫,我們就把沙棗籬笆下挖了個大洞,接著我們像耗子一樣,順著洞爬進后院。此時,“小獸”們只有大快朵頤,沒有人說一句話。等我們吃飽了,蟠桃核裝進口袋,帶出果園,各自找地方掩埋。
   我的蟠桃核,被埋在菜園子角落里。埋好后,就被我遺忘了。我們繼續(xù)著田野的采風;繼續(xù)追尋著土地上,供養(yǎng)我們的生靈;繼續(xù)以茁壯,回饋厚重的泥土。春來夏往,秋冬輪回,轉眼過去了一年,已經是第三年春天了,菜園子里,已經完成了種瓜點豆,靜等秧苗生發(fā)。那個被我埋下去的蟠桃核,經過漫長的沉睡,它沒有腐爛,卻被泥土喚醒了。
   與土地交好的母親,最先發(fā)現(xiàn)了它。那是菜園子剛剛澆過水的第三天,周日,我跟在母親身后,玩弄著手上一根狗尾巴草。母親看見了已經有四五片葉子的小桃苗,很詫異:“咦,咋長出來桃樹苗?”母親低頭仔細端詳,又有意無意地瞟我一眼。
   我愣了一下,我早就忘記了它是怎么被我偷偷埋在那個角落里,我怎么也不會想到,這是一粒頑強的種子。它經歷了近兩年的蟄伏,吸食著泥土的養(yǎng)分,吞咽著稀缺的水,忍受著夏天的炎熱、冬天的寒冷,它只等待某天破土而出。
   從那天之后,桃樹成了我的牽掛,每天放學,我去看它,刮風下雨,也去看它。小桃樹是知道感恩的,每次對它觀望,它就會搖曳枝條起舞。到了冬天,它長得比我高了。天陰風冷,就要下雪了,母親給它裹上麻袋,春天來了,它又躥高一大截。
   三年后,蟠桃樹掛果了,雖然比李嬸子家的小些,味道卻格外香甜,桃花味道也極好聞。到了桃花落時,母親撿些桃花,背來天山雪水,和桃花一起,加入酒曲,釀成酒,埋在桃花樹下,經過一年發(fā)酵,就是桃花釀了。
   十歲那年,母親去世,我背靠桃樹,坐在地上哭母親。那天,我掏出削鉛筆的小刀,在桃身上刻下我名字的最后一個字。十二歲,我隨父親離開鄉(xiāng)村,也離開了我的小桃樹。我走時,桃花已經謝了,樹身上,我的名字還在,只是長成了歪歪扭扭的,要飛翔的樣子。
   多少年過去了,我忘不了那棵桃樹,忘不了它在泥土里,埋藏了久久長長的日子,依然能頑強地長成自己。在城市漂泊的日子,我努力學著做那棵桃樹。
  

共 4259 字 1 頁 首頁1
轉到
【編者按】故鄉(xiāng),是游子的精神所系。童年,是成人世界的柔軟命門。當經歷滄?;赝⑻?,當從異鄉(xiāng)回首故土,千般況味百種柔情,使竹兒老師寫下這篇凝結童趣、鄉(xiāng)戀、赤子情的佳作。啃秋一章,讓人置身碩果累累,純樸可親的童年鄉(xiāng)土;出生血地的門前杮樹上,閃耀著父母的鄉(xiāng)愁,也閃耀著作者紅紅的女兒情;那棵調皮的小桃樹,更鐫刻著作者成長的年輪,記錄著生命蛻變的密碼。因為大地有情,所以生命堅強,進而有如花文字深情寄世。散文厚重嫵媚,令酒家生輝,謝謝作者的美好安放。【編輯:高原的天空】【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208170006】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高原的天空        2022-08-17 08:30:59
  感謝竹兒老師美文安放酒家,祝您身體安康,萬事順遂!
   遠握!
云煙深處懶讀書
回復1 樓        文友:竹兒        2022-08-17 21:46:15
  謝謝高原老師編評,辛苦了。
2 樓        文友:高原的天空        2022-08-17 08:35:02
  編輯不當之處敬希諒解。因喜愛此文,連夜點了,凌晨眼花,手指一觸,前功盡棄。今早放出,請老師指正。
云煙深處懶讀書
回復2 樓        文友:竹兒        2022-08-17 21:47:25
  謝謝老師精美的按語,簡短卻點題。
3 樓        文友:山泉        2022-08-17 11:24:48
  那些童年的往事,那些純真的記憶,那些父母的深情,在每一個夢醒時分,總是很清晰的浮現(xiàn)在我們眼前,撩撥著在城市喧囂之外余留的情感,令人不甚唏噓。
   童年,村莊,老樹,父母。淺淺的低吟之下,織出不一樣的深情,感人肺腑。
我來自大山深處,來自心靈彼岸……
回復3 樓        文友:竹兒        2022-08-17 21:49:14
  問好大哥,人越老,越懷舊,故鄉(xiāng),親人,村莊,泥土,原野,都無法舍棄。
4 樓        文友:山泉        2022-08-17 11:26:36
  非常好的一篇佳作,特別是第二節(jié),帶給人情感的撼動。
   問好竹兒,謝謝一直以來對酒家的支持!
我來自大山深處,來自心靈彼岸……
回復4 樓        文友:竹兒        2022-08-17 21:50:46
  有酒又有家的感覺,酒家是個好地方。
5 樓        文友:山泉        2022-08-17 11:29:57
  精煉而貼緊主題的按語。
   高原老弟辛苦了!
我來自大山深處,來自心靈彼岸……
回復5 樓        文友:竹兒        2022-08-17 21:51:28
  高原老師的按語很精準。高原老師辛苦了。
6 樓        文友:施云南        2022-08-17 15:09:59
  沒想到,高原兄成酒家的編輯了,酒家編輯群能得以拓展,真的是太好了。
  
   這篇文章我好喜歡,尤其是“啃秋”這段,很有情趣,讓我一下子就想起了《社戲》里頭偷豆的那段,感覺很親切呢。
   最后“桃樹”那段,又給人深情的感覺,讓人感受到濃濃的鄉(xiāng)土情懷。
   總而言之就是喜歡,質樸的文章,不需要華麗的言語,能喚醒人心頭的共鳴,就是一篇絕妙的好文章。
我無所憑依,只有文字,是戰(zhàn)斗的武器。
回復6 樓        文友:竹兒        2022-08-17 21:52:42
  問好施云南老師,回不去的故鄉(xiāng),叫鄉(xiāng)愁。
7 樓        文友:高原的天空        2022-08-18 07:02:49
  小施老師由此文聯(lián)想到《社戲》,這也是我的第一感覺。雙喜阿發(fā)一伙,先偷自家的豆,再偷六一公公的豆,并做了預后措施,結果并無糾葛,皆大歡喜,有純樸的人情美,和淡淡的喜劇色彩,暗藏懷舊情緒。本文亦然。
   酒家在故事、山泉手里耕耘成一片江山綠地凈土,小施老師和竹兒老師就是亭亭凈植的芙蓉。
云煙深處懶讀書
回復7 樓        文友:竹兒        2022-08-18 10:58:56
  謝謝高原老師,人到中年,多了些思鄉(xiāng)的愁緒,而文字也就沾染了些泥土味道。隨著年齡的增長,自然淡定下來。小施老師的小說,我是無法企及的,架構、人設,以及伏筆,收放自如,很是羨慕。謝謝高原老師精美的按語,以后叫我竹兒就好,別稱呼老師,喜歡酒家安靜的環(huán)境。
共 7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