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xué)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xué)
當(dāng)前位置:江山文學(xué)網(wǎng)首頁 >> 東籬采菊 >> 短篇 >> 雜文隨筆 >> 【東籬】坐時自有上乘禪(隨筆)

編輯推薦 【東籬】坐時自有上乘禪(隨筆)


作者:文遠(yuǎn) 舉人,3446.3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4834發(fā)表時間:2023-03-12 08:05:51
摘要:我一直在想,好好的寺院,為何要叫“牛頭”,其中有什么含義或者典故?就像等駕坡、月登閣一樣。


   長安城南,少陵塬畔勛蔭坡上,唐代樊川八大寺之一的牛頭寺矗立在此千余年了。據(jù)記載,該寺建于唐貞元十一年,又一說始建于唐貞觀六年。早春,清晨按照導(dǎo)航的指引,找到了牛頭寺,紅黃磚墻的山門,正門緊閉,只好從側(cè)門進(jìn)入。牛頭寺說是八大寺之一,但實(shí)際卻不大,只有天王殿、伽藍(lán)殿、大雄寶殿,中間便是個小廣場,立著幾方石碑,而最有價值的是在大雄寶殿一隅用玻璃罩子罩著的唐僖宗乾符六年所立的陀羅尼經(jīng)幢,為一5尺左右高的八角形石柱,石柱八面都刻著不空三藏翻譯的陀羅尼經(jīng),為沙門詞誥所書。還有金大定九年立的《守護(hù)法藏戒文碑》,碑額刻有畫像。
  
   二
   我一直在想,好好的寺院,為何要叫“牛頭”,其中有什么含義或者典故?就像等駕坡、月登閣一樣。
   查了一些資料,找到了答案。傳說牛頭寺的第一祖師遍照禪師,其道行高于凈業(yè)寺的律宗創(chuàng)始人道宣法師。一日,遍照應(yīng)道宣邀請赴宴,遍照知其有比高下之意,屆時負(fù)一牛頭前往赴會。道宣以禮相迎,并設(shè)宴招待,但因柴火不繼,菜肴未能及時做好,遍照一再催促,并說:菜即未妥,我負(fù)一菜,請試用之。遂將所負(fù)牛頭置于案上,自己大嚼起來,道宣驚異。遍照吃罷,堅辭離去,道宣隨后追至灃峪口外,見遍照正在峪右破腹洗腸,從而深知遍照禪師的道行高于自己。從此,人們將遍照禪師稱為“牛頭師”,將其所創(chuàng)建的寺院稱為“牛頭寺”。
   這不就是另一版的濟(jì)公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
   就在我拜完佛,即將離去之時,看到一副楹聯(lián):“佛在何方到此即是天竺國,林開大戒坐時自有上乘禪。”我的心為之一震。是啊,我們總是向外求“佛”,殊不知自己就身處“天竺國”,這不由讓我想起一首禪詩:“盡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遍隴頭云。歸來笑拈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嚴(yán)守戒律打坐時頓悟自心清凈,無掛礙,無煩惱,本自具足,此心即佛,依此而修者,自然就是上乘禪。
  
   三
   寫到此,想起一樁公案,明朝有個安徽人叫楊黼,是一個非常虔誠的佛教徒,他對當(dāng)時在四川傳法的一個禪宗大師——無際大師很是崇敬,就去參訪無際大師。大師早就安排了一個老和尚給楊黼傳話,沒有當(dāng)面見他。這個老和尚對他說:“無際大師是我的師父,他專門讓我來迎接你,并且傳話給你,你現(xiàn)在想見他,還不如去見佛。”因?yàn)闂铐敫静徽J(rèn)識這個老和尚,而他現(xiàn)在能叫出自己的名字,他知道這肯定不簡單,所以對老和尚也深信無疑。楊黼問老和尚,無際大師讓我見的那位活佛住在哪里呢?老和尚沒告訴他到底住在哪里,說只要沿著來四川的路往回走,如果見到一個披著衣衫,倒穿著拖鞋的人,就是你要見的現(xiàn)世的活佛,真正的佛。楊黼對此感到非常神奇,而且深信不疑,他就在返回家的路上,一路走一路留心觀察,尋找那個披著衣衫,倒穿著拖鞋的活佛。楊黼一邊往回走,一邊留心觀察,一直沒有找到活佛。回到家的時候已經(jīng)半夜了,他敲家里的門,他母親一聽到兒子回來了,非常高興,因?yàn)橐呀?jīng)睡覺了,就急急忙忙地披上衣服,倒穿著拖鞋來給他開門。楊黼看到他母親這個樣子,一下子想起老和尚跟他說的話,哦,原來所謂的活佛就是自己的母親,堂上二老是活佛。六祖在《壇經(jīng)》中為大眾所作無相頌:“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恩則親養(yǎng)父母,義則上下相憐。讓則尊卑和睦,忍則眾惡無喧。若能鉆木取火,淤泥定生紅蓮??嗫诘氖橇妓?,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護(hù)短心內(nèi)非賢。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聽說依此修行,大堂只在目前。我以為與眼前這幅楹聯(lián)有異曲同工之妙。自性是佛,但被貪嗔癡等遮蔽住,因此無法認(rèn)識到。正如我們常說“人是未覺悟的佛,佛是覺悟了的人”。
   陸續(xù)有香客入寺,我便出了山門,站在勛陰坡邊遠(yuǎn)眺終南諸峰,翠屏萬仞,俯視樊川,想起了司空圖寫牛頭寺的那首詩:“終南最佳處,禪誦出青霄,群木沉幽寂,疏煙泛泬寥?!鼻逍碌目諝?、幽靜的環(huán)境令人流連忘返,只可惜閑情逸致是短暫的,偷得半日,接下來還得回到世俗,為生活奔波,只有在夜深人靜,臨睡前給自己一點(diǎn)時間,閉眼盤坐放空自己,不奢求得上乘禪,能認(rèn)識到本性,每日悟到一點(diǎn)就足矣。
  

共 1658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這是一篇游記隨筆。長安城南牛頭寺,雖規(guī)模不大,但也是千年古剎。牛頭寺得名有其淵源,大和尚負(fù)牛頭赴宴,大快朵頤,后又破腹洗腸,是為何等禪意?答案就在這首楹聯(lián)里 “佛在何方到此即是天竺國,林開大戒坐時自有上乘禪?!钡降缀螢榉??沒必要把阿彌陀佛掛在嘴上,堂前侍奉雙親,雙親就是現(xiàn)世佛。六祖在《壇經(jīng)》中為大眾所作無相頌,很好的詮釋了修佛的真理。編者和大多數(shù)中國人一樣,不算一個佛教徒,但進(jìn)了佛門總要拜上一拜,思忖良久。很多人年輕時候這不信,那不吝,及到老了,反而遁入空門,佛陀具有大智慧,能得大自在。我感覺本土化的漢地佛教最合人性,須仔細(xì)參悟,莫偏聽歪嘴和尚念經(jīng)!作者參觀寺院,也是在參悟的路上,每天得“道”一點(diǎn)點(diǎn)。文章把很多典故串聯(lián),內(nèi)含深奧,富含哲理。是一片不錯的隨筆散文,推薦文友共賞!祝老師春祺!【東籬編輯:天方夜譚】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天方夜譚        2023-03-12 08:14:36
  塵世間紛紛擾擾,人總愛問自己為什么會是這樣?佛陀禪意能給眾生釋疑解惑,所以自佛教誕生就深受喜愛。傳到漢地,和本土融合,更是得到高僧大德的加持,深入人心,請品讀一篇禪意文章!
回復(fù)1 樓        文友:文遠(yuǎn)        2023-03-12 18:10:02
  謝謝文友
2 樓        文友:韓格拉圖        2023-03-12 09:55:38
  禪,是一種難得的安靜,入禪,就是悟到人生真諦。老師借入牛頭寺,通過一些典故回想,得禪,頗具哲理,令人回味。拜讀學(xué)習(xí)老師佳作,祝好!
帶著影子散步。
回復(fù)2 樓        文友:文遠(yuǎn)        2023-03-12 18:10:51
  謝謝文友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