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首頁 >> 齊魯文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齊魯】鏟樹皮,那遠去的歲月(散文)

精品 【齊魯】鏟樹皮,那遠去的歲月(散文)


作者:邵桂香 童生,579.78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6925發(fā)表時間:2023-10-13 18:10:53

每天上下班,都要經過礦務局的“梅苑小區(qū)”大門口。有時候,會時不時讓我想起她的前世今生,想起一段難忘的經歷——鏟樹皮!
   鏟樹皮?年輕人看了會奇怪地問,鏟樹皮是什么鬼?所謂的鏟樹皮就是用鐵釬或砍刀,把樹樁上的樹皮剝下來。目的是曬干、截成小塊,用來生火,或直接燒火做飯。
   在那燒煤做飯的年代里,煤,是不能直接用火柴或打火機點燃的,當然了,現在照樣也不能。必須用木柴、樹皮、鋸末、刨花或廢舊書本之類的“軟柴”,也就是說,能直接用火柴或打火機點燃的燃料燒著后,再把煤引燃了燒火做飯。由于不容易搞到木柴、刨花、鋸末之類,人們用干樹皮的就多了。因為附近有個大坑木場,樹皮比較好搞到。
   由于當時家里還沒有男孩,暑假里,我們姊妹三個就成了給家里拾樹皮、鏟樹皮的“主力軍”。當然,大家最喜歡做的事情也是這個!去幫家里鏟樹皮,既能逃避枯燥的學習和父母的嘮叨,又能以此為借口,痛痛快快玩上一個下午,何樂而不為。
   幾乎每個暑假的每天早上,我們姊妹幾個寫一陣子作業(yè),中午吃完飯,母親會說:你們去鏟樹皮吧。這句話等同于“你們去玩兒吧。”一樣悅耳!姊妹三人真是心花怒放,歡快地迅速找出麻袋、砍刀,只能是麻袋!那時還沒有尿素袋之類輕便的袋子,裝大件笨重物品都是用麻袋,是那種用粗糙麻線編織的,大約寬一米,長一米多,土黃色,厚重的袋子。對于小孩子來說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感覺有幾斤重,我們通常是背到脊背上。
   去的方向正是現在的梅苑小區(qū),那時候還不叫梅苑小區(qū),叫“坑木場”,屬于附近礦務局的桃園煤礦。
   那時候,坑木場是中機廠旁邊一個巨大的坑。一走到坑木場大門口,只見一大片不規(guī)則的洼地,一眼望不到盡頭。除了遠處一邊是鐵路,剩下周圍稀稀拉拉長著一些樹木,主要是枝葉婆娑,樹干粗壯,樹皮粗糙得像裂了好多口子一樣的老楊樹,歪歪扭扭的長著。也有幾棵老榆樹夾雜期間,彎腰駝背的也不精神,主要是春天被捋榆錢的婦女們拉彎的??酉旅媸且慌排哦训酶∩剿频哪绢^,有的是原木,有的已經用電鋸鋸成四棱形、長方形、菱形……有的刨成片,這都是根據煤礦井下的需要加工好。有的已經顏色發(fā)黑,有的發(fā)黃,有的發(fā)白。依據顏色深淺,就能判斷堆放時間的長短。因風吹雨淋,時間長的已經變黑,發(fā)黃的是時間稍微長點的,白色加工的或是剛運來木樁,被人們剝光了樹皮。
   為什么會有坑木場呢?在那熱火朝天大干社會主義的年代,銅川四周大大小小有十幾座煤礦,是國家重點能源基地之一。井下挖煤得打巷道,巷道和工作面的頂棚都是用木柱子支撐的。由于本地木材資源有限,很多優(yōu)質木料,是從全國各地用火車運來,據說東北的最多。什么松樹、柏樹、柞樹、楊樹、柳樹、樺樹、椴樹、榆樹……大部分是一個人合抱不過來那么粗,幾米、幾十米長的樹樁,被呼嘯的火車,一車皮一車皮從遙遠的山里拉來,在“哐當!”“哐當!”火車皮翻倒的聲里,原木被傾倒在鐵路一側低洼處。緊接著,滿火車皮的原木,樹皮或發(fā)白、或發(fā)紅、或發(fā)黃、或發(fā)黑……帶著大山的氣息,載著山林的云影,懷揣著遠大的夢想,來到銅川參與祖國建設。到了坑木場無助地順著斜坡“咕咕咚咚”,橫七豎八,互相碰撞著、傾軋著,爭先恐后向下滾,一直滑到坑底。然后被一擁而上的人們翻來覆去剝去皮,堆放在一起。這個堆放各種木頭的地方,當時就叫“坑木場”。
   當時剝樹皮的場景甚是熱鬧,歷歷在目??吹揭卉嚻ぴ鞠聻a,一大群,穿著破舊衣服,圍在四周等候的人們,不分男女老幼,像看到一大堆閃亮的金子從天落下一般,不顧危險,眼睛盯準目標,奮不顧身,迅速一手抓起或麻袋,或框子,或繩子,一手拿著鐵釬、砍刀蜂擁而上。像草原上一群鷹隼看到食物,猛撲過去。待原木落定,甚至沒有落穩(wěn),紛紛去搶。已經搶到的,迅速或騎上去,或坐上去,找到一頭樹皮裂開的地方,或戳進去鐵釬,或掄起砍刀,開始剝樹皮。樣子不亞于正在撕肉吃的鷹隼!那時候,人們的安全意識不強,有些樹皮質地很硬,難以剝離;有些樹皮上面有很多刺,容易扎傷手指和手臂;有些樹皮上有樹脂,容易粘在皮膚上,引起過敏反應等。為了生計,人們有時根本顧不上生命危險。
   鐵釬是鏟樹皮最好使喚的工具。通常直徑四五公分粗,一米來長,也有短的,一段黑乎乎的鐵棒?;驁A柱,或多棱形,一頭被砸扁,磨鋒利,有點像斧頭的形狀,提著沉甸甸的,但是一般來說越沉越好用,鏟樹皮時能省不少力氣??车锻ǔO駨潖澋溺牭?,沒有鐮刀刀刃那么長,但是要厚實,畢竟是用來砍樹皮而不是割麥子,刀柄一兩尺長,用起來比較輕巧,好用程度比起鐵釬就遜色許多。
   婦女們體力好的也會拿著鐵釬,剩下的老弱兒童,通常是拾樹皮,或者是在原木上找那些翹起來的,用手或砍刀剝。女人和孩子們把剝下來的樹皮收拾成堆,裝在麻袋里或筐子里,或背或擓地拿回家。
   印象里,樺樹皮最好剝,搶的人也比較多。白亮亮的樺樹皮分兩層,外面一層雪白、油亮、又很薄,紋路一圈一圈的,像厚實的油紙,光滑細膩。有時候在想,上面或許能寫字,可是從來沒有嘗試過。薄皮下面,包著的是大約兩公分厚,粗糙暗紅色的樹皮,比較硬。上面薄的應該是起保護作用的,只要上面一層破了,下面的很快就和樹樁分離了。拿回家生火,表皮那層像油紙一般,見火就著,在紅黃色的火焰里,很快翻卷舞蹈起來,然后打成黑色的卷兒,最后粉身碎骨被燒成粉末。下面那層不容易著,但是很耐燒。其他樹木,印象深刻的還有松樹和柏樹,樹皮黢黑結實,紋路很深,往往和樹樁牢牢抱在一起,不容易剝,必須用鐵釬一點一點撬起才能剝下。當然,在外面暴曬幾天,所有的樹皮都會和樹樁自動分離,可等不到那時,樹皮早已被別人剝光!
   鏟樹皮是件比較累的活,經常頂著大太陽,干一會兒,汗就從腦門上流下來,帶著落在臉上的樹皮碎末,迅速滑過臉蛋到腮幫子,癢癢的,非常不舒服,影響干活。臉上的汗不敢直接用手去擦,只能在袖子上找塊相對干凈的地方去擦。否則,落在衣服上的樹皮細末會抹到臉上,又扎又癢,甚至會過敏起疹子。
   大人,大多數是男人或強壯的女人,他們拿起鐵釬,對著樹樁一頭,用力“呲啦,呲啦”一陣響聲后,把不好剝的樹皮,一點一點地撬起來,一只手拽住,用力往外一扯,一長條帶著樹汁就被撕了下來,然后在空中拋出一個優(yōu)美的弧線,扔到旁邊空地上。那片空地在不斷劃過的弧線中,慢慢被剛剝下來,長長短短的樹皮占領,變大、變高,攢到一堆挑回家?;蛘邲]有樹皮可剝的時候,男人們會把一長條一長條的樹皮理順,短的夾到中間,然后拿起一根粗壯的麻繩,對折后,從最下面穿過,兩頭對齊,撴瓷實綁好。每次分開綁上兩捆后,距離大概一扁擔遠,目的是用扁擔擔的時候方便。一切準備就緒,會用扁擔兩頭的鉤子一頭鉤上一捆,橫著叉開步子,腰稍稍一彎,扁擔就送上一只肩膀,再一用勁,直挺挺,顫巍巍地站起來,邁開大步,走了。身后留下一串串“咯吱,咯吱,咯吱……”有節(jié)奏的聲音,像奏響的凱歌,隨著腳步漸漸遠去。
   鏟樹皮,坑木場上班的工人是不管的,他們都知道大家來是干啥的。對于他們來說,剝光皮的樹樁更好干活,搬運起來方便。
   被剝光樹皮的原木,像脫去衣服的人一樣散亂地躺在一起,無助的,赤條條、白生生,散發(fā)著木頭的清香,等待著工人抬走,再碼放整齊,然后由汽車拉到礦井口,等著下到井底被派上用場。
   每次我們姊妹仨快樂地到坑木場,先拾一陣子樹皮,然后就去玩了。或是在壘得整整齊齊的木頭堆之間捉迷藏,或是在下過雨后的水坑里玩水。
   最好玩的游戲是在水坑里“劃船”。一下過雨,天剛放晴,其他地方還沒干透,坑木場低洼處,積滿了一坑一坑的雨水。水一般不深,最多也就大半米。附近一群群的孩子們,呼朋喚友,吵吵嚷嚷,跑到水坑邊來玩。大家在木頭堆上,很容易就找來大大小小的木板,再把木板紛紛扔到水里,站在漂浮的木板上,威風的像船長一樣,人人駕著獨木舟,手拿長木棍,吆喝著在水里劃過來,劃過去,過把當船長的癮。水坑里原本清泠泠雨水,在孩子們手里“船槳”的攪動下,很快變得渾濁。玩得開心的時候也會掉到水里,弄得渾身泥湯,可一點也不生氣,上去接著劃,高興得不亦樂乎!人多時,還會分班玩打水仗,不管輸贏都很開心,真是其樂無窮。
   變成黃泥湯的水坑,大家也不嫌臟,還是玩得很開心。在缺水的地方,有這么個難得的“劃船”機會。孩子們經常玩得忘了回家,直到太陽西斜,常常有家長找來,走近了有的一邊罵,一邊揪著耳朵拉回家去。
   在坑木場我們還有其他的玩法,比如說探索螞蟻窩。
   在堆放整齊的木頭堆四周,黑黢黢的地上,長著稀稀拉拉的雜草,主要是狗尾巴草和蒿草。為了干活方便,坑木場的工人有時會把草拔掉,所以長得并不茂盛。草叢里有許多小昆蟲,什么金龜子、蚯蚓、螳螂、蝴蝶、螞蚱、螞蟻…… 因為木頭多,木頭的碎屑是螞蟻們的食物, 螞蟻也就最多。地上到處都有新鮮、細碎、潔凈,像沙粒一樣的泥土,圍著一個直徑黃豆粒大小的小孔,這就是螞蟻窩。周圍忙忙碌碌成千上萬的小螞蟻,來來往往,排成彎彎曲曲,長長的,整齊的隊伍,主要是尋找食物。見了面,它們相互用觸角打著招呼,進進出出,不斷的有搬著比自己身體大許多倍的食物回來,像或半只,或一只昆蟲的尸體,或不知道什么昆蟲的一條腿,一只翅膀,一根草葉,一片小樹葉,一小點木頭碎末等等,也有一隊一隊空著手出去的。螞蟻的隊伍往往很龐大,浩浩蕩蕩,很像人類過節(jié)時的大游行!
   曾經看見過一群小螞蟻搬運屎殼郎的情景。開始是一只螞蟻在距離窩較遠的地方發(fā)現了一只死的屎殼郎,深棕色的硬殼著地,毛茸茸的腿僵直地往上翹著,有玉米粒那么大。最初發(fā)現目標的螞蟻不一會兒叫來幾只,將屎殼郎團團圍起來。然后又有幾只跑來,后來的螞蟻越來越多,到足夠多的時候,它們有的趴在屎殼郎的后面,有的跑到前面,也有不少爬到下面待命,好像有人指揮一樣,不一會兒集體將屎殼郎頂了起來,開始朝一個方向用力,再后來來的螞蟻沒地方站了,就跟在后面,很像人類搬東西,沒干活的,只好跟在后面鼓勁。很快,屎殼郎被搬到距離洞口不遠處,它們發(fā)現洞口太小,于是放下來,大家齊上陣,把屎殼郎肢解了,硬殼、翅膀、腿、一小塊一小塊的內臟……然后被一點一點謹慎地運進窩里,不剩一絲碎末。現在想想,螞蟻尋找食物的能力主要依賴于感知和通信能力,以及對于路徑的記憶和建立。通過復雜的群體行為和分工協作,能夠在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中找到并獲取食物。尋找食物的過程體現了螞蟻的勤勞、合作、堅持不懈、有組織和對新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強等特點。這些特點使得它們能夠在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中生存和繁衍下去。
   那時候,每次看見螞蟻洞都很好奇,心里直癢癢,非常想知道下面到底是什么情況。終于有一天沒壓住好奇心,忍不住,挖開了一個螞蟻洞!
   那個螞蟻洞剛好在兩大垛木頭之間,洞口周圍被螞蟻剛挖出來的泥土堆得老高,泥土顆粒非常細小均勻,黃褐色,比別處泥土的顏色稍淺,堆得像工藝品一樣精致好看,讓人不忍破壞。但對洞內的好奇,像伸出的一只手,撩撥著癢癢的心,最終還是沒有忍住下手!我們姊妹幾個先是找來一根結實的細木棍,打算把洞口挖大。木棍一插入洞口,周圍的螞蟻全部都驚慌逃竄,那場景,一點不亞于一只恐龍跑到人群里,更像一塊天塌下來,砸到了家門口!
   洞口越挖越大,里面的場面大白于天下。見到陽光的螞蟻,立刻驚慌起來,有的躲藏起來,有的倉皇往外跑,朝外面跑得越來越快,越來越多!整個洞被挖開后,沒來得及逃走的螞蟻亂做一團,四處亂撞!很像見到日本鬼子進了村一樣可怕。
   螞蟻窩比想象的要大得多,內部空間有兩個籃球那么大。大概是橢圓形,別有洞天。再仔細看時,就是一座結構嚴謹,輝煌的、黑褐色地下城堡,讓人震撼!一層一層的小方格子摞起來,錯落有致地排列著,和想象中的景象相去甚遠。本來想著,里面頂多就是個一群螞蟻擠在一起睡覺的地方,不會有多大,最多和拳頭一樣大小,可沒料到大得讓人吃驚!
   螞蟻窩里面泥土松軟,規(guī)則的土堆上有無數個小孔,應該是每只螞蟻的房間。在最下面,平坦的地方,有一條手指大小,胖胖的,乳白色發(fā)亮,軟軟的大蟲子,應該是蟻后。蟻后腦袋長得像菜青蟲的腦袋一樣,黑褐色。她身體一動一動,像是在慢慢蠕動,隱隱約約,能看見胖嘟嘟的肚子里,有小黑點也跟著在動,大概是懷著一肚子快要出生的小螞蟻吧。蟻后周圍散落著許多食物和乳白色的螞蟻蛋,小米粒般大小,橢圓形。每個螞蟻蛋里都有個小黑點,大概是快要孵出的小螞蟻。此時,螞蟻們還在四散而逃,根本顧不上蟻后和螞蟻蛋。
   在我們挖的過程中,不斷有螞蟻逃走,也有木棍壓死的螞蟻。看到此景,很后悔挖開了螞蟻的家,打擾了它們的生活,帶著負罪感,趕緊又把泥土填回去。
   時過境遷,隨著銅川煤炭資源的枯竭,礦井停止生產,坑木場慢慢萎縮,也不再運來原木。到后來,坑木場直接被綠化整修,改造成家屬區(qū),蓋起樓房,就是現在的“梅苑小區(qū)”,也是老區(qū)管理設施最完善,最好的小區(qū)。但是,還有幾人知道她過去的模樣?又有幾人能記得其中的故事?
   多少年過去了,時間的長河依舊緩緩地向前流淌,不停地洗刷著陳年舊事。有的已經模糊,有的已經淡忘,唯有鏟樹皮這件事越發(fā)日漸清晰。
  

共 5278 字 2 頁 首頁12
轉到
【編者按】當小編看到邵桂香老師的這篇散文《鏟樹皮,那遠去的歲月》時,心中不由自主地顫抖了一下。小編之所以激動,是因為邵老師在這篇散文中所敘述的鏟樹皮立即激起了小編的諸多往事。小編生在林區(qū),對鏟樹皮這事再熟悉不過了。只不過我們林區(qū)不叫鏟樹皮,叫扒樹皮。所使用扒樹皮的工具是一樣的。生活在林區(qū)的人們主要以燒材為主,每年的冬季都要去山里揀廢棄的木材。到了春、夏、秋三季,就去車站木材裝車處或儲木場扒樹皮。應當說扒樹皮幾乎是我們老百姓生活當中最重要的事了。因為當年煤炭奇缺,就是有,老百姓們也買不起。在冬季,條件好一點的家庭最多也就儲存一噸煤炭。讀完邵老師的這篇散文,當年去車站扒樹皮的往事歷歷在目。后來家庭生活有所感善,家家使用上了液化氣或用電做飯,才減少了木柴的使用?;匚锻?,感慨萬千。可今天看來簡直就是變相犯罪。由于扒光樹皮的木材不能及時運走,幾天時間木材因失去皮的保護就開始開裂。時間越長裂紋就越深,嚴重影響到了木材的使用率。盡管當年林區(qū)人扒樹皮或燒木材是無奈之舉,但給國家造成的經濟損失卻是驚人的。也許,當年的扒樹皮是快樂的,但其損失卻是永遠無法彌補的。又是一篇精彩的散文。感謝賜稿。推薦賞讀【編輯:含笑花】【江山編輯部?精品推薦202310140010】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含笑花        2023-10-13 18:12:59
  讀完邵老師《鏟樹皮,那遠去的歲月》這篇文章真是感慨萬千!
位卑言輕布衣身,我以我筆寫我心。
回復1 樓        文友:邵桂香        2023-10-13 19:52:58
  無限回憶……謝謝老師!問安。
2 樓        文友:邵桂香        2023-10-13 19:58:42
  我們那時候扒樹皮其實是給工人干活減輕負擔,所以沒事。寫篇文章不光是寫扒樹皮,也寫那個久遠的年代,寫童年故事。感謝含笑花老師辛勤編輯!問好,敬茶!
3 樓        文友:含笑花        2023-10-13 20:15:53
  在林區(qū),木材下山后,不知多久能運出去。扒光樹皮后,木材很快就開裂了,嚴重降低了木材的使用率。扒樹皮卻是我們無法忘記的往事,也間接說明了林區(qū)經濟的滯后。
位卑言輕布衣身,我以我筆寫我心。
4 樓        文友:巧眉        2023-10-13 20:48:47
  欣賞美文,品讀。
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回復4 樓        文友:邵桂香        2023-10-13 22:25:35
  謝謝老師,問安。
5 樓        文友:成敏        2023-10-14 06:58:31
  歲月流水,日月如梭,人這一輩子,會經歷太多太多,很多以前的事情,會留在腦海里,揮之不去,那就是一筆記憶的財富。好文章,推薦閱讀!
6 樓        文友:王金啟        2023-10-14 11:13:38
  無限深情,溫馨回憶,精彩美文。
回復6 樓        文友:邵桂香        2023-10-15 21:54:05
  感謝王老師留言,謝謝。問安
7 樓        文友:言泊遠        2023-10-14 20:56:24
  寫得生動,精彩,耐讀;叫人想起了過去的生活。我也干過這活,樹皮、特別是松樹皮引火特別好用!
回復7 樓        文友:邵桂香        2023-10-15 21:55:03
  哈哈哈,老師說得對。秋妥,問安!
共 7 條 1 頁 首頁1
轉到
分享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