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學網(wǎng)-原創(chuàng)小說-優(yōu)秀文學
當前位置:江山文學網(wǎng)首頁 >> 丹楓詩雨 >> 短篇 >> 雜文隨筆 >> 【丹楓】葛寺碾饌香(隨筆)

編輯推薦 【丹楓】葛寺碾饌香(隨筆)


作者:流汗的公牛 秀才,2933.20 游戲積分:0 防御:破壞: 閱讀:386發(fā)表時間:2024-05-13 22:53:57
摘要:原創(chuàng)首發(fā)!

葛寺碾饌香(隨筆)
  
   碾饌,估計許多人沒聽說過,更別說品嘗了。
   據(jù)了解,碾饌即是將剛灌漿尚未完全成熟的小麥用石磨加工而成的綠色食品,當然,這需經(jīng)多道程序。
   前兩天,聽說修武五里源鄉(xiāng)葛寺村要舉辦碾饌美食節(jié)。趁著周末沒事,想前去看看稀罕。
   騎電車出縣城向東北,經(jīng)京里村,穿朱營再繼續(xù)前行,往東不遠就到了葛寺村。一路綠楊成蔭,道路兩旁的麥田整齊劃一,豐收在望,令人心情舒暢。
   記得七年前曾尋訪該村的大悲寺,對該村還算熟悉。在該村村口看到一新建的涼亭,亭子下安放有不大的石磨,磨石上噴有“葛寺碾饌”紅色字樣,可能是為明天的碾饌節(jié)做準備的吧。與常見石磨不同的是,其外立面鉆有幾個不規(guī)則的圓洞,想必是那些碾饌從一個個圓洞里磨壓出來。
   在村里來回轉(zhuǎn)了一圈,沒有心想中的熱鬧,村里靜悄悄的,一派安詳。于是,決定先去大悲寺看看。不一會,我很快找到了大悲寺。隨后,將電車安放在院里,徑直進入寺內(nèi)正殿。與其說是正殿,其實跟農(nóng)家住戶的房屋差不多,不像正規(guī)的廟宇那樣威嚴肅穆。屋門敞開著,佛像前的香案擺放有五供。環(huán)顧四周,與上次來的無異。以為沒人,后來發(fā)現(xiàn)靠近門窗下的沙發(fā)上躺著一個中年婦女。見有人進來,她忙起身?!敖裉炷阒蛋??”我問她。她一臉平靜地說,“在家閑著沒事,過來打理一下,收拾收拾衛(wèi)生。你從哪里過來的?”“城里的,聽說你們這要舉辦碾饌美食節(jié),過來看看。”“哦,做碾饌的都在村委會呢?!眰z人邊說話邊來到院里,我指著門前的楝樹說,“這棵樹有多少年了?幾年不見,都長這么粗了。”“少說幾十年了吧,稆生的?!蔽姨ь^看了看楝樹,楝花還未落盡,聞到了淡淡的幽香。閑聊了幾句,跟她告辭后,我便騎車前往南邊的村委會尋找碾饌。
   路南的村委會院內(nèi),有人在忙碌,男男女女的。西北角兩個中年婦女在仔細淘洗麥籽,幾只大鐵盆、大竹篩,兩人不停地用手搓洗麥子。東邊緊挨著是一口大鐵鍋,鍋灶里燒著火,兩個漢子在鍋前用鐵锨翻麥籽,一問才知,他們正燒鍋烘干已淘洗過的麥籽。通過詢問得知,碾饌的制作流程有好幾道工序。先是從地里將未成熟的麥子薅回來,用脫粒機將麥籽分離,然后淘洗,接下來烘干熥熟,晾曬,最后用石磨磨麥,新鮮的碾饌就出磨了。新做的碾饌淡綠色,有點像細細的蘿卜絲,可涼調(diào)吃,澆上蒜汁即可;也可以炒著吃,磕上兩個雞蛋更美味。
   據(jù)村里老人講,葛寺碾饌制作可追溯到晚清時期。清咸豐八年(公元1858年),修武遭受水澇災害,民不聊生,該村一老方丈為救蒼生,在麥子青黃不接之時,便收割麥穗,以磨盤碾之,發(fā)明出“碾饌”這一食品。自此以后,碾饌工藝便在葛寺村代代相傳。后來,由于生活條件好了,村里多年沒有人大量制作碾饌了。
   記憶中,在老家商丘也有賣碾饌的,只是沒有親眼見到。今天在葛寺村,算是開了眼界,漲了見識。原以為在忙碌的都是本村人,后來得知,該村特意從溫縣請來了師傅現(xiàn)場指導。早些年,就聽說溫縣舉辦過好幾屆碾饌美食節(jié)。這次專門來做技術指導的是姓張的師傅,人不高,瘦瘦的,話雖然不是很利索,但人比較干練。據(jù)說,他是溫縣祥云鎮(zhèn)的,從事碾饌加工二十余年,稱得上是碾饌專家了。張師傅告訴我,依他制作碾饌的多年經(jīng)驗,麥子不能太老了,眼下的地里的麥子正好。還有熥干炒熟了的麥籽也不能曬太干了,除去表面水分就行,上磨前要注意保濕。
   在張師傅的悉心指導下,參與碾饌制作的村民各司其職,有條不紊。淘麥的,烘干的,晾曬的,井然有序,忙而不亂。以前的老村支書問訊來到現(xiàn)場坐鎮(zhèn)觀看,發(fā)揮余熱。近年來,葛寺村積極在特色農(nóng)產(chǎn)品上做文章,探索將歷史悠久的碾饌作為村集體經(jīng)濟新的增長點,通過挖掘碾饌文化、發(fā)展碾饌產(chǎn)業(yè)、舉辦節(jié)慶活動,吸引群眾重溫碾饌這個舌尖上的鄉(xiāng)愁美食,從而助推壯大村集體經(jīng)濟。看到眼前青綠色的麥籽,我禁不住抓了一把,搓了搓,吹去麥芒,放進嘴里咀嚼,真香呢!這一刻,讓我找到了小時候在老家吃燎麥的感覺。于是,扭臉問旁邊忙碌的一張姓村民,你們的碾饌怎么賣啊?他邊忙活邊回答道,論斤賣,一斤十塊錢。真可以,葛寺村制作碾饌,也是生財有道了。
   村委會院里不時有人進進出出,都在為明天的碾饌美食節(jié)而忙碌,甚至不知是誰家的小狗,也跑來湊熱鬧。聞著滿院誘人的麥香,我真有點想留下來等著嘗嘗美味的碾饌了。不過,看時間不早了,也不想影響他們工作,遂騎車原路返回。
   布谷聲聲,小麥漸黃,碾饌正香。雖然今天沒有吃到期盼已久的碾饌,可心里還是美滋滋的,因為自己不僅見識了碾饌的制作過程,更感受了葛寺村人在勤勞致富的道路上善謀實干,用實際行動為鄉(xiāng)村振興增光添彩。
   想吃碾饌嗎?那就來五里源鄉(xiāng)葛寺村吧。在這里,你可以親身感受碾饌文化,品嘗傳統(tǒng)美食,重溫舌尖上的鄉(xiāng)愁。
  
   2024-05-12

共 1954 字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編者按】這是一篇專寫農(nóng)村美食的隨筆,字里行間充滿了濃濃的碾饌文化。作者說:碾饌是一種將快成熟的小麥收割后,經(jīng)過脫粒、淘洗、煮炒、去皮、拌油、碾磨等多個工序,變成青黃色條狀的一種地方美食,深受群眾喜愛。碾饌對各種營養(yǎng)兼收并蓄,既保持了全麥的營養(yǎng),又有天然新鮮青小麥的淡淡清香,入口粗糲、質(zhì)感、筋道、耐嚼,清香中帶著微甜。它不含任何化學成分、防腐劑和人工色素,富含人體多種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一種地地道道的綠色環(huán)保食品。作者著重寫了碾饌不僅是一種厚重的歷史文化和悠長的傳統(tǒng)手藝,挾裹著濃郁的鄉(xiāng)土氣息,浸染著麥香的沁人心脾,在活力渲染的初夏時節(jié),碾饌這份傳承著鄉(xiāng)愁的古老技藝,正帶領著村民在致富路上穩(wěn)步前進。本文內(nèi)容準確詳實,文字優(yōu)美,邏輯嚴謹。表述流暢易懂,而且涵蓋了許多重要的細節(jié)和事實。推薦欣賞?!揪庉嫞罕倍吩伌骸?/div>

大家來說說

用戶名:  密碼:  
1 樓        文友:北斗詠春        2024-05-13 22:57:07
  感謝作者賜稿丹楓,問好作者,期待更多精彩!
書寫心靈,品味人生。
回復1 樓        文友:流汗的公牛        2024-05-14 08:31:53
  多謝老師點評,鼓勵!夏安!
2 樓        文友:流汗的公牛        2024-05-14 08:31:34
  多謝編輯老師辛苦組版,問候,夏安!
是非成敗轉(zhuǎn)頭空
共 2 條 1 頁 首頁1
轉(zhuǎn)到
分享按鈕